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986032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共53张PPT)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565070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古诗词
,
诵读
,
念奴娇·过洞庭
,
课件
,
53张
,
PPT
(
课件网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 导 入 念奴娇 过洞庭 张孝祥 山河壮美牵人心 吾辈循迹复揽胜 念奴娇 过洞庭 念奴娇:词牌名。 过:经过,途经。 洞庭:洞庭湖。 题目解析 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安徽人。南宋前期爱国词人,少年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作文一挥而就,廷试状元。 张孝详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他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zhuó)我/扁(piān)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jīn)袖冷,稳泛/沧(cāng)浪/空阔。尽挹(yì)/西江,细斟(zhēn)/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xián)/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念奴娇·过洞庭 初读感知 活 动 一 聚焦上阙,说说“妙处难与君说”中“妙”在何处? 洞庭青草, 近中秋, 更无一点风色。 “洞庭春草”点出地点,照应题目《过洞庭》;“近中秋”点出时间,秋天天高气爽;“更无一点风色”点明风平浪静的环境氛围。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时间: 地点: 近中秋,秋天天高气爽 洞庭青草 秋天天高气爽,更无一点风色(表现洞庭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 天气状况: 营造了风平浪静、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环境氛围。 上阕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湖水明净光洁,运用了比喻、夸张、对比的手法。在一大一小的对比中,展示出洞庭的浩淼和开阔,也衬托出词人豪迈的气概。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译文:月光下平静清澈的洞庭湖面像白玉磨成的镜子,像美玉铺成的田地,有三万顷那么宽阔,湖上只漂浮着我的一叶扁舟。 三万顷 玉鉴:玉镜 琼田:玉田 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 比喻 一叶扁舟 说明湖面的广阔 对比 (夸张) 洞庭的浩淼开阔 这一句洞庭湖又美在哪里呢? 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词人的豪迈气概。 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 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是写景 ,描写了水天辉映,一片晶莹的景象;又是写人,表现了诗人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格之美,是张孝祥的夫子自道,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世的准则。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译文: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全都明亮澄澈。 ①写景:水天辉映,一片晶莹。从天边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通体透明、纯净的。 ②写人:洞庭湖面的阔大象征心胸襟怀的阔大,以湖水的澄澈透明表明自己的高洁正直、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格之美。 表里俱澄澈 波光粼粼、洁净清朗的景色,与作者澄澈纯净的内心世界有机结合。 为什么词人专注于洞庭湖的水面之美?是什么让他对此“情有独钟”,他想借此表达什么? 双关 借景抒情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课堂训练:规范答题 【思考】“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堪称千古名句,请分析这几句在表达上的妙处。 ①作者运用了“素月”“明河”“倒影”等意象描绘了“明月光辉四射,银河与明月一同映入湖水之中,上下全都清亮明洁”的澄澈明净的洞庭秋夜图。 ②作者借景抒情并巧妙地应用双关手法:既是写秋月秋水相映成趣,上下澄澈的美景,又暗寓词人光明磊落,表里如一的品质。表现自己“肝肺皆冰雪”的高洁情怀。 ③不仅是写景,更是在写人,月夜洞庭在星月的辉映下,波光粼粼、洁净清朗的景色,与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古诗词诵读 《李凭箜篌引》 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05-21)
10 《苏武传》 课件(共6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05-21)
《阿Q正传(节选)》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025-05-21)
古诗词诵读 《燕歌行(并序)》任务式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05-21)
《蜀道难》 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025-05-2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