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6056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课件

日期:2025-05-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388480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课,唐朝,建立,贞观之治,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2《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第一单元 隋唐时代: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人教2024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唐朝建立与 “贞观之治”》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清晰阐述唐朝建立的背景、时间、人物及基本过程,准确说出 “贞观之治” 出现的原因、主要措施和表现。 学会通过分析史料,如唐太宗的言论、唐朝的政令条文等,提炼关键信息,从而理解唐朝初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提升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能够对比唐朝建立前的社会局势与 “贞观之治” 时期的不同,归纳出唐朝建立和 “贞观之治” 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锻炼归纳总结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借助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唐朝建立过程中各方势力的角逐以及 “贞观之治” 得以出现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分析历史图片和图表,如唐朝疆域图、人口增长图表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从多种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唐朝建立过程中英雄人物的智慧与勇气,感受 “贞观之治” 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美好景象,增强对中国古代优秀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通过对唐太宗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认识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明白统治者的政策选择对国家兴衰、人民生活的重大影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唐朝建立的背景与过程,包括隋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和影响,李渊父子起兵反隋及统一全国的主要史实。 “贞观之治” 的主要内容,如唐太宗在政治、经济、用人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带来的积极影响,如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 (二)教学难点 全面客观地分析 “贞观之治” 出现的原因,理解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措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正确评价唐太宗这一历史人物,认识到他在推动唐朝发展过程中的功绩以及其统治的局限性,避免片面评价历史人物。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唐朝建立和 “贞观之治” 的重要史实、概念和历史发展线索,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唐朝建立的必然性、“贞观之治” 的成因等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史料分析法:展示丰富的历史史料,如史书典籍记载、文物图片、古人诗词等,引导学生分析解读,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和能力。 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如 “隋末农民起义对唐朝建立有何影响?”“唐太宗为何能开创‘贞观之治’?” 等,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主动获取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段描绘隋末社会动荡的视频,视频中呈现出农民流离失所、战争频繁、社会秩序混乱的场景。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在这样混乱的局面下,你认为怎样的力量才能结束动荡,重建社会秩序?” 引导学生思考隋末社会局势,进而引出唐朝建立的背景。 过渡语:隋末的黑暗就像浓重的阴霾笼罩着华夏大地,百姓渴望着光明与安宁。就在这时,一股新兴力量崛起,它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起一个辉煌灿烂的新王朝 ——— 唐朝。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 1. 唐朝建立(8 分钟) 隋末农民起义背景:引导学生回顾隋朝的统治,提问:“隋朝为何会走向灭亡?”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隋炀帝的暴政,如繁重的徭役、兵役,频繁的战争,使得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概况:展示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简单介绍主要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