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6202

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187799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课件,3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有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通过这成百上千颗,依然高悬于穹顶之上的星辰,我们看到那些仰望星空的人。今天,让我们追随他们的脚步,回望星空,踏上中国天文学数千年的发展之旅。 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宇宙的边疆》,其实回顾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模式的论争,指出中国古代天文学有重视校验的传统。阅读时不仅要了解“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等学说的基本观点、历史贡献及其相互关系,还要理解“浑盖之争”的本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情境导入 1. 知人论世,了解关增建及其学术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2. 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梳理不同学说的基本内容。 3. 体会科普论述文语言特点,学习文章所用到的论证方法。 3. 探究文本的哲学思考,了解中国古代在天文学上的贡献,激发学生持之以恒的探究精神,思考科学争论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关增建,男,1956年生,博士生导师,教授。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入郑州大学工作。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任郑州大学文博学院院长。2000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党总支书记。 他主要从事物理学史、计量史研究,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和丘光明被誉为“中国计量史界的双璧”。代表作品:《中国古代物理思想探索》《中华文明史话·计量史话》。 作者简介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学说的争论有很多,其中浑盖之争———浑天说和盖天说的争论最为严重。浑天说与盖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使得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这当然并非好事,有识之士很早就在为此担忧。《科学史十五讲》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本文选自《科学史十五讲》,通俗易懂,重点突出,是一篇普及天文学知识的科普性文章。 背景简介 1.围绕关键词展开,尽量摘录原文,少量增补调整以使语句通顺。 2.体现科学史文体特点,依次讲清楚每个学说的内涵、优缺点和科学史意义。 3.展现科学发展的逻辑性,揭示学说内涵、优缺点和科学史意义的关联。 学术争论一般是就某一个学术问题,双方依据各自的论据提出自己的观点,批驳对方的论据或论点。学术争论永无止境,如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上的“浑盖之争”。正常的学术争论,可以促进个人学术的进步,推进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而言,学术争论往往是打开源头创新之门的钥匙,比如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争论。 学术争论 资料链接———七衡六间 古代天文学名词。盖天说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说明太阳的运动规律,盖天说用一个“七衡六间图”加以解释。“七衡六间图”有七个同心圆,每一个圆为一衡,衡与衡之间为一间,衡间相去一万九千八百三十三里一百步,每一衡表示太阳在不同季节的运行轨道。每年冬至,太阳沿最外一个圆(外衡)运行,太阳出于东南而没于西南,日中时距地平高度最低;夏至,太阳沿最内一圆(内衡)运行,太阳出于东北而没于西北,日中时距地平高度最高;春分、秋分时太阳沿当中一个圆(中衡)运行,太阳出于正东而没于正西,日中时距地平高度适中。各个不同节令都沿不同的衡运动。 盖天说认为,日月星辰的出没,并非真的出没,而只是离远了就看不见,离得近了,就能看见它们。 资料链接———地心说”与“日心说” “地心说”起源很早,最初由米利都学派形成初步理念,后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经亚里士多德完善,又经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成。该学说认为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分为天地两层,地球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