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11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人教2024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准确说出蒙古统一的时间(1206 年)、建立者(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及蒙古汗国的扩张方向(西征中亚、东欧,南攻西夏、金、南宋),在地图上标注蒙古汗国与元朝的疆域范围,构建时空观念。 简述元朝建立的过程(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9 年灭南宋完成统一),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条件(蒙古军事优势、南宋统治腐败、经济重心南移等),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理解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结束长期分裂、促进民族交融、加强中外交流等),通过对比唐朝与元朝疆域、引用《元史》中关于民族政策的记载,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动态地图演示蒙古西征与南攻的路线,结合时间轴梳理蒙古汗国到元朝的政权演变(如 1227 年灭西夏、1234 年灭金、1279 年灭南宋),强化时空关联。 组织小组讨论 “为什么蒙古族能够完成统一大业?”,结合铁木真的军事策略、蒙古骑兵优势、中原政权分裂等因素分析,提升合作探究与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 “忽必烈与谋士的对话”,模拟元朝建立前后的政治决策场景(如采纳汉法、定都大都等),理解政权转型的必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元朝统一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一统,蒙古族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树立各民族共同推动历史的观念。 体会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元朝的统一为明清时期的国家版图奠定了基础,增强对国家统一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蒙古汗国的建立与扩张。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灭南宋、文天祥抗元)。 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疆域、民族、经济文化)。 (二)教学难点 理解蒙古从游牧政权向封建王朝的转型(如忽必烈改制的意义)。 辩证看待蒙古扩张的双重影响(破坏性与促进交流)。 三、教学方法 地图教学法:利用 “蒙古汗国扩张示意图”“元朝疆域图”,标注四大汗国位置、元灭南宋路线,直观呈现统一进程。 史料分析法:引用《蒙古秘史》中关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记载、文天祥《过零丁洋》诗句,分析统一战争中的人物与事件。 对比归纳法:对比元朝与秦朝、隋朝的统一,总结大一统王朝的共同特征(疆域辽阔、制度创新等)。 情境教学法:通过 “蒙古骑兵作战模拟”“元大都繁华景象” 视频,增强学生对历史场景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 展示元大都遗址公园图片及《马可 波罗行纪》中对元大都的描述:“壮丽富庶之甚,世人竟无有能言其善者。” 提问:“这座繁华的都城曾是哪个王朝的中心?这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如何实现对广袤疆域的统治?” 引导学生从城市繁华联想到王朝的建立与统一,引出课题。过渡语:13 世纪,草原上的 “毡帐民族”——— 蒙古族崛起,他们以铁骑征服四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王朝。让我们走进这段 “马背上的征服与融合” 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 1. 蒙古崛起:从部落纷争到帝国扩张(10 分钟)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讲述 12 世纪蒙古各部落混战局面,铁木真通过联合与征服,统一蒙古各部。1206 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 “成吉思汗”(意为 “拥有海洋四方的可汗”),建立蒙古汗国。展示成吉思汗画像及蒙古贵族议事场景图,提问:“铁木真成功统一蒙古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军事才能、盟友策略、组建怯薛军等) 三次西征与疆域扩张:播放 “蒙古西征动态地图”,讲解三次西征的路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