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押题卷(安徽卷)04 (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答案 D A A C B D A D C D A B B C C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战国策》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由材料可知(D) A.商鞅制定的法律得到了百姓支持 B.商鞅侧重军事和经济改革 C.商鞅变法损害权贵利益,难以推行 D.商鞅严格执法,强力推行改革 2.《魏书》记载,大臣高闾认为夏商周三代疆域不大,实行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祭告天地的仪式),劝孝文帝也举行封禅大典。孝文帝却认为南方荆州和扬州尚未归顺,不欲封禅。由此可见,孝文帝(A) A.胸怀国家统一大志 B.打击藩镇割据势力 C.推动北方人口南迁 D.学习汉族政治制度 3.宋朝民间“耕读传家”的风气浓厚,农村人在冬闲时,送孩子入学,下面《村童闹学图》描绘的就是“冬学书”的场景。在宋代,这样的场景是一个热门绘画题材。这主要是由于(A) A.重文轻武政策推动 B.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C.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D.民族之间关系融洽 4.“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材料意在说明元代戏曲兴盛的原因是(C) A.行省制度的推行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国家政策的影响 D.科举考试的需要 5.如下表可知,明清时期的统治者追求的是(B) 明成祖:“夫天下一统,华夷一家,何有彼此之间?” 康熙帝:“朕视四海一家、中外一体。” 雍正帝:“满洲、汉军、汉人,朕俱视为一体并无彼此分别。” A.政治清明与文化昌盛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成为富强的世界性大国 D.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 6.下图为《明朝形势图(1433年)》,据图可知(D) A.长城成为明朝与鞑靼的政权部族界 B.中国的现代版图在明朝已完全形成 C.汉族、蒙古族、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同时并存 D.南海诸岛、小琉球等都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 7.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创造地应用于中国”。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是(A)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B.“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开展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 D.“发展才是硬道理”论断的提出 8.据南通籍老战士陈雪章回忆,因土改翻身,他的父亲积极响应党和政府保家卫国的号召,送其参军。接着,他到达接近战争前沿的辽宁安东参加训练。他将参与的“战争”是(D) A.百团大战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抗美援朝 9.20世纪70年代后期,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开始用“建设思维”“发展思维”审视世界和研判外部环境,在国际社会中尽可能多地争取朋友,重塑了中国的利益观。下列能够与此印证的是(C) A.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B.参加万隆会议 C.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D.参加日内瓦会议 10.“欧洲一体化有着深远的文化思想渊源,二战后,几千年来的统一梦想逐步付诸实践。”这里的“文化思想渊源”是(D) A.西欧中世纪大学教育 B.西欧中世纪封君封臣和庄园制度 C.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 D.古罗马文化和基督教 11.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 A.加快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给欧洲带回了财富 D.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 12.“由于日本具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材料中日本“借用西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