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9725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2024-2025学年人教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同步课件

日期:2025-05-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431049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同步,教学,历史,上册,七年级
  • cover
(课件网)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人教2024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第 14 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张骞出使西域(12 分钟) 第一次出使西域:利用地图详细讲解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时间(公元前 138 年)、经过(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余年,逃脱后继续西行,到达大月氏,但大月氏已无意与匈奴作战)。展示相关历史故事和图片,如张骞在西域的见闻,让学生感受张骞出使西域的艰辛与坚韧。 第二次出使西域:讲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时间(公元前 119 年)和成果(访问了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出使西域的意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教师总结: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同时,丰富了中原人的地理知识,开阔了视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丝绸之路(15 分钟) 路线讲解:展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结合地图详细讲解丝绸之路的路线: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到达西域,再经过中亚、西亚,最终到达欧洲。强调沿途的重要地点,如敦煌、玉门关、阳关等,让学生在地图上标注出来。 贸易往来:展示丝绸之路贸易商品的图片和资料,讲解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贸易的主要商品,如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运往西方,西方的葡萄、核桃、石榴、苜蓿、香料、玻璃、宝石等传入中国。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丝绸之路贸易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中国商人、西域商人、欧洲商人等,体验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 文化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教师总结: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技术传到西方,西方的宗教、艺术、天文、历法等也传入中国,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丝绸之路的认识和启示(8 分钟) 展示当今 “一带一路” 建设的相关图片和资料,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丝绸之路对当今‘一带一路’建设有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总结:丝绸之路体现了开放包容、和平合作、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当今 “一带一路” 建设继承和发扬了这种精神,对于促进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思维导图梳理丝绸之路开通的背景、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和意义、丝绸之路的路线和作用等知识点。 强调丝绸之路在中外文明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学习古代中国人民的开放精神和探索精神。 (四)课堂练习(5 分钟) 展示练习题,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材料分析题。 选择题: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 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 B.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C. 开辟丝绸之路 D. 传播中华文化 填空题:丝绸之路从( )出发,经河西走廊,到达西域,再经过中亚、西亚,最终到达( )。 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 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分析丝绸之路的作用。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讲解疑难问题。 (五)布置作业(2 分钟)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题。 以 “丝绸之路的故事” 为题,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发挥想象,描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