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9819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三)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4302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山东省,枣庄市,州市,2025年,初中,学业
  • cover
2025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三) 历 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新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新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是指 A.铁制农具和耧车 B.曲辕犁和牛耕 C.铁制农具和牛耕 D.曲辕犁和耧车 2.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吃粽子、蒸包子、划龙舟等习俗反映的传统节日是 A.清明节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3.《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chún sì四匹马的毛色一样),而将相或乘牛车。”针对上述情况,西汉初年统治者为恢复经济发展推行了 A.约法三章政策 B.方田均税政策 C.休养生息政策 D.均田免赋政策 4.汉代的冶铁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右图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它是 A.耧车 B.水排 C.翻车 D.筒车 5.下面是中国汉字“马”的演变图,其中独创楷书的人是 A.王羲之 B.钟繇 C.李斯 D.胡昭 6.汉朝时,朝廷设置管理机构管辖西域地区。唐朝时,政府在此处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渤海郡王 B.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C.怀仁可汗 D.西域都护 7.唐朝的科举还有“外邦人”的参与,越南的姜公辅、大食国(阿拉伯)的李彦生、朝鲜的崔致远、日本的阿倍仲麻吕等人都考取了中国的进士。此材料旨在说明当时科举制度 A.正式确立的经过 B.考试内容广泛 C.选拔对象的开放 D.选拔程序公开 8.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解某知识点时,出示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位老师讲解的主题最有可能是唐朝 A.繁荣的经济 B.和谐的民族关系 C.多彩的文学艺术 D.丰富的社会生活 9.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趋同性逐渐加强。元朝建立之后,进入中原的契丹人、金人都被称为汉人,正体现了这种趋同性。材料说明了这一时期 A.各族间实现长久和平 B.社会经济繁荣 C.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 D.中外交流频繁 10.《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材料说明 A.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 B.元代海上交通发达 C.元代海外贸易兴盛 D.元代航海技术发达 11.抓关键词来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收复新疆”两个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曾国藩 B.奕祈 C.左宗棠 D.张之洞 12.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秋收起义到工农武装割据,从《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到《黄河大合唱》的传唱。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 C.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 13.下列关于中国军队抗战的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A.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武汉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第三次长沙会战———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 14.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坚定地实行耕者有其田,使人民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刘少奇指出,这是争取战争胜利最基本的一环,有决定意义的一环。这里,有决定意义的“一环”是 A.中国共产党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B.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C.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D.解放区军民自卫反击,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15.下列这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维新思想的传播 B.社会习俗的变迁 C.近代教育的发展 D.新闻事业的发展 16.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