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9965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同步课件

日期:2025-05-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831781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4课,海峡,岸的,交往,2024-2025,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第 14 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准确阐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晰掌握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到逐步交往密切的发展历程。 熟知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对台基本方针,以及 “九二共识”“汪辜会谈” 等重要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了解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具体表现和成果,能够分析海峡两岸交往对推动祖国统一的重要作用,提升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史料分析法,展示历史文献、新闻报道、两岸往来书信等资料,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 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如模拟两岸同胞交流场景,加深学生对两岸关系发展的理解,锻炼合作探究与表达能力。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比不同时期两岸关系的变化,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两岸交往不断发展的趋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责任感,激发爱国热情。 引导学生理解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树立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坚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历史依据,以及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对台基本方针。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事件,如 “九二共识”“汪辜会谈”,以及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成果。 (二)教学难点 理解影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复杂因素,以及如何应对当前两岸关系中的挑战。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台湾历史、对台方针政策等核心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两岸关系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促进思维碰撞。 史料教学法:通过展示丰富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解读,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法:利用视频、图片等创设情境,如播放两岸亲人团聚的视频,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乡愁》音频,同时展示余光中《乡愁》的文字内容,提问学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中提到的‘浅浅的海峡’隔开了什么?” 引发学生对台湾与大陆关系的思考。 展示台湾日月潭、阿里山等美丽风景图片,以及大陆标志性景观图片,接着提问:“台湾与大陆有着如此相似又迷人的风景,为什么会被海峡分隔?两岸人民又是如何渴望相聚的呢?” 顺势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海峡两岸的交往历史。” (二)讲授新课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依据:展示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等历史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让学生明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国际法依据:介绍《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中关于台湾归属中国的规定,强调台湾属于中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任何企图分裂台湾的行为都是违背历史潮流和国际法的。 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武力解放到和平解放:讲解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提出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我国提出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方针:详细阐述改革开放以后,在 “一国两制” 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对台基本方针。通过举例说明 “一国两制” 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帮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