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周 周周清】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知道隋朝速亡的原因;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等史事。 1.隋朝建立时间哪一年?定都哪里?建立者是谁?618年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81年,大兴,杨坚(隋文帝),暴政 2.隋朝修建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目的:加强南北地区的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 皇帝:隋炀帝 3.隋炀帝的两大功绩分别是什么? 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制度 4.隋朝大运河以哪里为中心,北抵哪里,南至何处? 中心:洛阳 北到:涿郡 南至:余杭郡 5.“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什么水利工程?由北向南它经过哪四段河道? 工程:隋朝大运河 河道: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意义: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带动了沿线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交融。 危害:隋朝大运河的修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量人员脱离农业生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7.什么事件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制的诞生标着着选拔官吏的标准从重视什么到重视什么? 事件: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变化:重视门第到重视才学 8.如何评价科举制度? ①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 ②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 ③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⑤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 【第2周 周周清】 第2课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课标要求:了解“贞观之治”,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1.“贞观之治”指的是谁在位的时候出现的繁荣景象? 唐太宗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①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澄清吏治,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戒奢从简,实行与民休息政策。 ②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勇于直谏的魏征。 3.唐太宗采取的革新措施有哪些? ①政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②法律: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③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④经济:减轻百姓的田租和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什么叫做“贞观之治”?(概念)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各族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5.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她在位时,科举进一步完善,创立了什么? 武则天,殿试 第3课“开元盛世” 课标要求:了解“开元盛世”,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1.“忆昔开元全胜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指的是谁在位时出现的什么盛世局面? 唐玄宗,“开元盛世” 2.唐朝时经济发展,农业方面出现了新的生产工具什么和什么?什么在唐朝已成为日常消费品?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面介绍茶的专著叫什么?尊称谁为“茶圣”? 曲辕犁和筒车;茶叶;《茶经》;陆羽 3.唐朝时手工业水平很高,冠绝全国的是什么?越窑的什么瓷器和邢窑的什么瓷器?最负盛名的陶瓷是什么? 蜀锦,青瓷,白瓷,唐三彩 4.唐朝时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哪些大都市?其中哪个城市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闻名中外的国际大都市? 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益州等,长安 5.长安城分为哪几个部分?长安城的特点有哪些? 宫城、皇城,外郭城 特点:①规划整齐②左右对称③市坊分开④管理严格,有时间限制 【第3周 周周清】 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标要求:了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局面,认识唐末五代的社会危机。 1.发动“安史之乱”的是哪两个历史人物?具体时间? 安禄山和史思明,755-763年 2.安史之乱的影响是什么? ①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