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木斯市前进区 2025初三中考复习第二次综合训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下列文物用于研究的人类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 《儒林公议》卷上记载:“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佐证了北宋( ) A. 开创了科举取士制度 B. 实行推恩令 C. 完善三省六部制 D. 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3. 福建福州某纪念馆有这样一副对联:“鏖战沙场十载英雄,抗倭海战一生忠诚。”对联所歌颂人物的功绩是( ) A. 开通丝绸之路 B. 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C. 扫清东南沿海倭寇 D. 抗击金兵袭扰,保卫家国 4. “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变化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了,人民革命的任务变化了,因此,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5. 某校历史社团搜集了部分流失海外的文物资料(如下图文),它们共同见证的历史事件是( ) A. 浴血虎门 B. 火烧圆明园 C. 收复新疆 D. 镇南关大捷 6. 以下时间轴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 列强侵略的加剧 B.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C.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7. 1924年至1927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轰轰烈烈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运动。为实现这一目的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 A. 二次革命 B. 护国战争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8. 会议指明方向。下列表述中,与遵义会议有关的是( ) A.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B.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D. 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9. 下图是我国第三套人民币2角纸币,其票面图案为当时已经竣工的武汉长江大桥,这种设计意图反映了我国( ) A. “三大改造”的成果 B. 改革开放的过程 C. “一五计划”的成就 D. “大跃进”的作用 10. 历史解释是在对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改名为“火箭军” B. 1992年,“九二共识”使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C.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D. 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九大、中共二十大都是党的重要会议,其会议主题关键词对应最准确的是( ) A. 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式现代化 B. 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初级阶段———改革开放 C. 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 改革开放———中国式现代化———美丽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2. 2025年1月7日,一场6.8级地震突袭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抗震救灾总体顺利。这再次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给西藏人民带来幸福生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一国两制 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3. 四大文明古国是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代表了古代亚非地区悠久而丰富的文明。以下文明与其代表性文明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 A. 古埃及———楔形文字、金字塔 B. 古巴比伦———象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C. 古印度———佛教、种姓制度 D. 中国———太阳历、青铜器 14. 把握关键词,获取重要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百度搜索到“领主与佃户”“自给自足”“法庭与罚金”,根据所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