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792年9月26日,乔治·马戛尔尼伯爵率领的使团从英国朴茨茅斯出发,以祝贺乾隆皇帝80大寿的名义出使中国,希望借此与中国建交,开展更多贸易通商机会。 马戛尔尼日记中写道“湖中景色无需多言,仅仅是船上陈设的瓷器古董,壁上悬挂的书画,一个人看上整整一天,也不会觉得厌烦……” 盛世之下暗流涌动 一、权力之巅———军机处的设立 根据《雍正帝起居注》及清宫档案,雍正作息特点如下: 每日睡眠不足4小时,全年仅休息3天(元旦、冬至、生日); 早起处理政务,通常凌晨3-5点起床,工作至深夜(如23点入睡); 批阅奏折、撰写诏书等事务繁重,日均处理万字以上。 雍正帝 清朝初期,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军国大事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皇帝也不能改变。 清朝统治者将如何突破满洲贵族的限制,加强君主专制? 康熙帝 雍正帝 设立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一、权力之巅———军机处的设立 为处理西北军务,临时设立军机房。 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 乾隆帝 撤销名存实亡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权不断加强 成员 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 地位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职责 照旨拟文,上传下达(跪受笔录、无实权) 一、权力之巅———军机处的设立 Q1:根据以下材料归纳军机处的特点。 军机处结构简练,只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两层。……奏折多至百余件者,皆于当天办完。……军机值庐,不准任何人窥探打听。———《清史稿》 简 速 密 Q2: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一、权力之巅———军机处的设立 材料一:(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卷一 材料二: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上有忧勤之圣,下无翼赞之贤,此其所以逊于唐、虞也。 ———齐周华《名山藏副本》附录唐孙镐《讨诸葛际盛檄》 原因: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把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军机处的影响: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一、权力之巅———军机处的设立 乾隆皇帝御批奏折(局部) 康熙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秘密呈送报告,经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形成了奏折制度。这一制度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奏折制度: 特点:迅速、机密 军机处性质: 军机处意义: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皇帝旨意可以通过军机处直达地方,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 二、思想之锢———文字狱与文化专制 案名 事由 结局 徐骏案 作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指侮辱清朝。 斩首 查嗣庭案 在江南主持科举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雍正。 戮尸枭示 亲属株连 《明史》案 使用明朝年号,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清的事迹。 70多人 全部处死 胡中藻案 作诗“又降一世夏秋冬,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指侮辱朝廷。 凌迟处死 亲属从坐 含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常从士人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批冤狱 1.文字狱 特点: 规模大 次数多 后果严重 材料一:今之文人,一涉笔唯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看景,未必太……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 ———李祖陶《迈堂文集》 材料二: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谁知相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