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情境导学 想一想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约21千米,但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从地球表面任意一处地点出发,绕行一周后将回到原点,这就是地圆说的基本理论。 @知识梳理 填一填 知识点1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背景 (1)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2)意大利人 描绘的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3)15世纪中期, 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价格更加昂贵。因此,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2.条件 (1)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 (2)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 ,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 (3)欧洲的 取得重大突破,船的规模变得更大,速度更快,操纵更加灵便。 知识点2 哥伦布“发现”美洲 1.迪亚士远航:1487年, 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2.达·伽马远航:1497年, 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3.哥伦布远航: 年8月,意大利航海家 受西班牙王室资助,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 知识点3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3年的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 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 的正确。 知识点4 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 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 的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 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地理大发现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碑身像一艘扬帆远航的船,一群人在船头眺望远方的大海,生动地再现了欧洲人对海洋探险的执着。 新航路的开辟又被称为“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是15、16世纪欧洲航海家为了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进行的一系列远洋探险活动。1820年,最后一块大陆———南极洲被人类发现。 麦哲伦是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于1522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但他却死于1521年菲律宾群岛上的部落冲突。 @典例解析 练一练 例1 [2023深圳期中]“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材料中的观点意在强调( ) 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B.企业家资助早期航海活动 C.航海家的贡献并不重要 D.早期航海家多数是企业家 【点悟】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条件的理解。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市场需求的扩大,新生资产阶级急需开拓新的贸易市场,这是新航路开辟的内生动力和主要原因。 例2 [2023怀化中考]哥伦布是意大利热那亚人,他坚信地圆说,向往东方。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87名船员,分乘3艘船,从西班牙出发,开始航行。下列选项与他航行史实相符的是( ) A.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B.“发现”美洲新大陆 C.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D.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点悟】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新航路开辟的主要航海家及其航行路线。 变式训练 1.情境模拟 九年级(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