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苏州市中考历史二模模拟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杨宽在《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一书中提到,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西汉初年还很不普及,但官营冶铁后却得到了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这说明盐铁官营政策 A.推动冶铁技术发展 B.改善工匠生活水平 C.提高政府财政收入 D.改进汉朝武器装备 2.元人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这反映出元朝行省制度 A.导致地方权力失控 B.出现反制中央现象 C.制约地方行政权力 D.实现初步民主决策 3.漫画是人们记录历史事件,表达情感态度的方法之一。下图漫画《搁浅》绘制于1941年,作者意在 A.号召发动对日军的全面大反攻 B.庆祝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C.鼓舞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D.表明抗战即将进入相持阶段 4.据统计,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赔款2亿两白银,加上赎辽费3000万两,共2.3亿两白银,而当时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约8000万两白银。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对清政府造成的影响是 A.政治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B.财政面临严重困境 C.完全失去军事抵抗能力 D.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5.《郑和航海图》中记载了大量的航海航线以及40幅牵星图等航海技术资料。图中详细标注了罗盘针路和牵星高度等信息,为船队在茫茫大海中指明方向。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A.促进了海外贸易发展 B.依赖外国航海技术 C.航海技术有较高水平 D.推动中外文化融合 6.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的民族纺织企业新增了10余家,纱锭数量增长了约20%,布机数量也有显著增加,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有所提高。由此可知 A.民族纺织业技术领先世界 B.中国已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C.一战为民族工业创造机遇 D.上海成为全国工业的中心 7.重庆谈判期间,民主党派人士张澜曾说:“现在蒋介石和毛泽东先生都在重庆,只要国共两党能真诚合作,实现和平建国,那就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啊。”这表明 A.国共合作抗战成为共识 B.民众渴望和平建国 C.民主党派主导和平进程 D.重庆谈判达成协议 8.1919年5月5日,北京有两份报纸报道了五四运动,一份是北京《晨报》,报道题目为《山东问题中之学生界行动》,另一份是北京《顺天时报》,报道题目是《北京学生大骚动》。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运动获得了媒体大力支持 B.两份报纸均进行了客观的报道 C.不同媒体所持立场有鲜明差异 D.媒体报道显示出无产阶级力量 9.《共产党宣言》中描述:无产阶级“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这体现的是《共产党宣言》的 A.斗争精神 B.乐观主义 C.团结理念 D.理想主义 10.“脱离世界潮流几百年的中国,终于再次回到了世界潮流之中。虽然未来的路途也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学器物,失败;学制度,也失败;最终我们明白了要学思想。"材料中的“学思想”事件 A.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始于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彻底根除了中国的封建思想 11.下图是某一时期全球物种交换示意图。促使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 D.美国独立战争 12.1921年,美国百万富翁阿曼德·哈默购买了小麦运到苏俄销售。列宁知道后邀请他来克里姆林宫会面。 列宁:“你在我国旅行过吗?” 哈默:“我刚在饥荒地区和乌拉尔待了一个月。” 列宁:“是的,饥荒,……我们最需要的是美国商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用这些来使我们国家的轮子再次运转……” 为了使“国家的轮子再次运转”,苏俄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