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993033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学设计(任务式)2024-2025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262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古诗词
,
必修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2024-2025年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登岳阳楼》位于高中语文教材中某单元。该单元围绕特定主题与语文要素编排。此诗为五言律诗,杜甫登上岳阳楼,描绘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壮阔洞庭湖景。又自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孤苦处境,再由个人推及国家,因“戎马关山北”而“凭轩涕泗流”。学习这首诗,有助于学生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感受其沉郁顿挫的诗风,提升诗歌鉴赏能力与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积累一定诗词鉴赏能力,能初步感知诗歌情感与意象。学习《登岳阳楼》,他们会被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触动。此诗意境雄浑,朗朗上口。核心要点是体会诗人复杂情感,感受意境营造,把握炼字精妙。难点在于透过诗人个人遭遇,深入理解其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需结合时代背景,细致剖析诗句,提升感悟能力。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诗歌凝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积累如“坼”“浮”等精妙用词,提高语言运用与赏析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诗歌的内容层次、情感脉络,体会诗人由观景到感怀的思维过程,发展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诗歌描绘的壮阔洞庭景色以及蕴含的深沉情感,感受其意境之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诗歌中体现的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人的家国担当精神,增强文化认同感。 教学重点 理解《登岳阳楼》中诗人通过景物描写抒发的个人身世之感与家国情怀。 掌握诗中对仗工整的特点及其在表达情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领会“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展现的宏大意境及其象征意义。 感悟诗人“凭轩涕泗流”背后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交织。 课前任务 任务一:了解背景,初悟情感 要求: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查阅杜甫写作《登岳阳楼》时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包括当时杜甫的生活状况、国家局势等信息。整理出3 - 5条关键信息,并思考这些背景因素可能会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产生怎样的影响,形成200 - 300字的文字记录。 任务二:反复诵读,圈画批注 要求:反复朗读《登岳阳楼》,至少朗读5遍。在朗读过程中,圈画出诗中你认为最能体现诗歌意境或作者情感的字词、诗句。针对这些圈画内容,在课本空白处写下简单的批注,如字词的含义、诗句的妙处、所传达的情感等,每条批注30 - 50字。 课堂导入 同学们,在古代文人笔下,洞庭湖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壮阔。今天我们要跟随杜甫登临岳阳楼,去感受他眼中洞庭的风貌。杜甫一生漂泊,此时老病孤舟,当他登上向往已久的岳阳楼,会有怎样的感慨?让我们走进《登岳阳楼》,探寻诗圣的心路。 初读课文,概括梳理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的诗篇,被誉为“诗史”,其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著称,代表作有《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深刻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 【写作背景】 《登岳阳楼》写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因安史之乱流离失所,漂泊至湖南岳阳。此时的杜甫已年近六旬,身体多病,生活困苦,但依然心系国家命运和百姓疾苦。登上岳阳楼后,面对浩瀚壮阔的洞庭湖,诗人感慨万千,将个人身世之悲与家国兴亡之忧融为一体,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文学文化常识: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始建于东汉,历代屡毁屡建,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重要场所。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古称云梦泽,因其广阔无垠、气势磅礴而备受文人青睐。 【文体知识】 《登岳阳楼》是一首五言律诗,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古诗词诵读 《李凭箜篌引》 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05-21)
古诗词诵读 《燕歌行(并序)》任务式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05-21)
《蜀道难》 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025-05-21)
10 《苏武传》 课件(共6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05-21)
《阿Q正传(节选)》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025-05-2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