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1、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元谋人(目前已知最早);北京人(保存火种);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磨光钻孔) 2、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河姆渡人(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建筑);半坡人(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部落联盟时期(炎帝黄帝人文初祖、华夏族、尧舜禹禅让制) (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4、夏朝:我国第一个国家;王位世袭制。 5、西周: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前期巩固统治,后期诸侯割据) 6、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 (1)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水利:战国秦国李冰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政治:诸侯争霸兼并,各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使国力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3)思想:百家争鸣。儒家孔子“仁”、孟子“仁政、民贵君轻”;道家老子“无为、自然、对立面”;墨子“兼爱、 非攻”;法家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治”。 (三)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7、秦朝———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秦始皇措施:【政治】建立中央集权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 【文化】焚书坑儒、文字(小篆);【交通】车轨、凿灵渠;【军事】蒙恬北击匈奴。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8、汉朝 (1)西汉初,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期间———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 (2)汉武帝措施:【政治】推恩令、刺史制度;【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经济】统一铸五铢钱、 盐铁官营;【军事】霍去病、卫青北击匈奴;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3)丝绸之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4)两汉科技文化:【史学】西汉司马迁《史记》(纪传体、黄帝到汉武帝);【医学】东汉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 论》);华佗(麻沸散、五禽戏);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9、三国:官渡之战为曹操在统一北方奠定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分立中孕育统一趋势 10、两晋南北朝: (1)两次人口迁徙(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汉人南迁)→江南地区得以开发。 (2)★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联汉姻;★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祖冲之(圆周率后七位);贾思勰《齐民要术》农书;郦道元《水经注》;王羲 之“书圣”《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五)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2、隋朝———隋炀帝、科举制、大运河 13、唐朝:【政治】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由盛转衰”;【经济】曲辕犁、筒车;【★中 外】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来华;【民族】西藏(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西域(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 (六)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4、宋朝 (1)统治措施:强化中央集权(杯酒释兵权、文臣担任知州、通判、转运使);重文轻武;王安石变法; (2)经济:早市、夜市;最早纸币“交子”;★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5、元朝(忽必烈建立) (1)统治措施: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地方(★行省制) (2)★★元朝边疆治理:①西藏:设宣政院;②台湾:设澎湖巡检司;③新疆:北庭都元帅府;④形成新民族-回族; (3)经济:驿站四通八达、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4)中外:马可波罗来华《马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