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自测(一) 历史试题 2025.4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4页,第Ⅱ卷 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所有试题 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1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出土的原始社会晚期的彩陶盆,这共同印证了 甘肃秦安出土 河南三门峡出土 江苏邳州出土 A.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明发展 B.黄河流域孕育了早期国家 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D.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 2.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该史料反映商鞅 推行改革秉持的原则是 A.刑罚严苛,轻罪重罚 B.严明法度,赏罚分明 C.鼓励耕织,抑制商业 D.确立县制,强化集权 3.“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改变这一状 况,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A.反击匈奴 B.盐铁专卖 C.尊崇儒术 D.休养生息 4.下表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其共同影响是 北方 内迁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民族隔阂逐渐消解。北朝后期, 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南方 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迁往南方,从而使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相互交融 A.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 B.导致南方政权的更迭 C.推动北魏孝文帝改革 D.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 九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5.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图片,可以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120 A.文明交流互鉴 B.民族关系和睦 C.社会风气开放 D.边疆管理加强 6.下表内容反映了宋朝 北宋开封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南宋临安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A.偏安江南 B.宋词兴盛 C.商业繁荣 D.科技发达 7.明清时,政府规定科举考试须用“八股文”,并严惩“异端”。这些措施的目的是 A.发展海外贸易 B.推动文化创新 C.促进民族团结 D.加强思想控制 8.“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而来。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近了 大清国的首都。”下列说法能够证明这段历史的是 A.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了圆明园 B.太平天国北伐军队逼近天津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烧杀抢掠 9.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义和团运动抗击八 国联军。这彰显了中华民族 A.坚持正义的可贵品质 B.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C.盲目排外的保守心态 D.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10.辛亥革命爆发后,湖北军政府发布告示,命令一律剪辫,革命军还在各城门口严格 检查,遇到不肯剪辫的人,就强行剪掉。材料反映了当时 A.革命迅速改变人们思想 B,湖北地区革命最彻底 C.剪辫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D.社会习俗被彻底改变 11,下面是某班同学学习历史时搜集到的部分史料,他们可以了解到 年青新 A一C阳NfS等G A.推翻封建王朝的斗争 B.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C.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九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