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8268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404549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件,3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春花秋月何时了) 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积累常识 初读感知 深入赏析 课后练习 有一位君王,他曾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片刻欢悦,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更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故国感念。他跌宕起伏的薄命人生,蜕变而成一首首人间绝唱。后世称其为“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这个人就是李煜。 我们曾于《相见欢》中感受到他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这位亡国之君声声血泪写成的作品《虞美人》。 导入 壹 积累常识 了解李煜 1.生平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一 薄命君王 李煜作为南唐后主,并没有致力于国事,而是纵情于声色,奢靡荒淫,耽于享乐。宋太宗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只 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 》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毒死。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绝代才人 在政治上,他是颓废的,无能的,以致最后国破家亡。但他在文艺上,却是经史诗文样样通晓,擅长书画,对音律有独特的感悟,尤其善于填词和作曲。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 2.主要成就 李煜在晚唐五代词人中算是造诣最深、成就最大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多次提到他并对其词作成就给予充分的肯定。李煜现存词30多首,他的词分为前后两期。 李煜后期词作成就最高、感情最深挚,也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 李煜后期的亡国之作,在经历了重大的变故之后愈发具有悲剧的力量,而其词中的气象也愈加空寂、阴郁、深邃。 如《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有描写宫廷豪华生活的,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有描写男女情爱的,如《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也有描写离愁别绪伤感的,如《清平乐·别来春半》; 还有写其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的,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渔父词·浪花有意千重雪》。 3.写作风格 李煜的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 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与晚唐以来的香艳词风颇见异趣。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段,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今存词三十余首,与其父李璟汇刻为《南唐二主词》。 内涵 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是诗的一种,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发展 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分类 按长短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按风格 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 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花间派:辞藻华丽、色彩艳丽,极尽颓靡奢华,多描写闺中痴怨、儿女情长。 代表人物:温庭筠、韦庄等。 二 词的相关知识 三 词牌名———虞美人 《虞美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以李煜词、毛文锡词为正体,李词为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