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8478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48张PPT)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717620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4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学习目标 结合诗歌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体察诗人的生命追求,思考诗歌背后的人生思考与人生选择。 理解、感悟诗歌的具体内容,分析作者的形象与情感,鉴赏两首诗歌的艺术特点。 领悟陶渊明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以及曹操渴求建功立业的宏伟壮志。 透过诗歌分别感悟曹操和陶渊明在乱世之中的人生志趣和生命追求。 理解诗歌中的艺术手法,细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小组探究法,读写互促法,对比阅读法。 2课时 教法与学法 学习课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人生在世会面临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选择,不同的选择通向不同的人生之路。身处乱世,曹操和陶渊明的人生选择是什么样的呢?他们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呢? 让我们走进诗歌去感受,从《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中寻找答案! 活动一:预习效果检测 课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曹操、陶渊明的生平和作品风格,了解相关背景和文学常识。 提前预习,利用课下注释及工具书,初步了解诗歌。 1.曹操生平及《短歌行》的创作背景。 ①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军事家 官渡之战《孙子略解》《兵书要接》 文学家 代表作《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 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 孙刘势力。这年的冬天十月十 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 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 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往南 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 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②《短歌行》 2.陶渊明生平及《归园田居(其一)》的创作背景。 ①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作品有《陶渊明集》。 代表作 《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 ②《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在公元405年(义熙 元年),即四十一岁时最后 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 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 有出来做官。归来后,作《归园田 居》诗一组。本诗就是其中一首。 初中时我们学过《长歌行》,后人也有《琵琶行》《兵车行》等诗歌。短歌、长歌,因歌词长短而区分。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1)“短歌行” 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属《相和歌·平调曲》,原词已经不可知,现在流传下来最早也最为有名的就是曹操的这首《短歌行》。 3.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2)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是指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了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