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 中考模拟卷02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B D B B C A D A D D C B D B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山西陶寺遗址中,发现既有宏伟的宫殿群,也有矮小破旧的房屋;墓葬规模也有很大区别,随葬品有的丰厚,有的则很少或几乎没有。这说明此时(D) A.实现了原始农业和手工业分工 B.确立了男子生产生活的主导地位 C.具备了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D.出现了贫富分化和阶级阶层分化 2.子午岭直道,又称“秦始皇道”,西起嘉峪关,东到海南岛。它不仅使西域的商品能够快速运到中国,同时也使中国的商品能够快速运往西域。据此可知,秦子午岭直道(A) A.促进了中国与西域的贸易交流 B.打通了中国通往西域的道路 C.增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发展 D.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与巩固 3.如图是北魏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母亲文昭皇太后祈福而雕刻的浮雕,图中孝文帝及其随从的衣冠器物均有明显的汉族风格。该风格能够佐证魏晋时期(B) A.经济的发展 B.民族的交融 C.艺术的高超 D.军力的强盛 4.以下是某同学搜集的一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示意图。它能够反映出中国古代(D) A.监察力度不断强化 B.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地方机构逐步精简 D.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5.19世纪中期以后,清政府大规模进行海军建设。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新式海军初步建成。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这表明当时中国(B) A.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B.近代海防意识增强 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 D.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6.下面是1919年李大钊所作的诗,他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这得益于新文化运动(B) 《山中落雨》 忽然来了一阵烟雨,把四山团团围住,只听着树里的风声雨声,却看不清云里是山是树?水从山上往下飞流,顿成了瀑布。这时候前山后山,不知有多少樵夫,迷了归路? A.提倡民主科学 B.倡导白话文 C.主张男女平等 D.抨击旧道德 7.“会议批评了博古和李德等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错误的战略战术原则。这些错误表现为堡垒对堡垒,兵力分散,在战略转移与突围行动上犯了逃跑主义错误……”。对这次会议评价最恰当的是(C) A.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B.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C.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为夺取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 8.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A) A.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B.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C.准备同国民党战略决战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这一战,使“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一战”(D) A.推翻了军阀,全国形式上完成了统一 B.是中国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C.胜利后建立新中国 D.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10.人民日报评论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凭票购买”到“买遍全球”,让这个曾经“经济濒临崩溃,人民温饱都成问题”的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上述巨变说明了我国改革开放(A) A.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B.是决定当代世界命运的关键一招 C.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 D.推动了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和进步 11.邓小平曾说:“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