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考前押题预测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共17小题) 1.(2025 越秀区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反映广阔的周民族社会生活而著称,这其中就包括女性的生活状况。据统计,《诗经》中与女性有关的作品占其总数305篇的1/3,与女性爱情有关的作品占其总数的五分之一。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诗经》是我国女性文学史的第一页,是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大量描写女性的作品。尽管《诗经》被经典称誉照耀得失去了面目,被历代评说覆盖得难以辨认,但通过《诗经》中的女性描写,我们可以寻绎周民族的文化特征,对于了解那个社会是非常有意义的。 ②描写女性,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对女性美的表现。“环肥燕瘦”揭示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对女性审美的要求,而《诗经》中对女性美的描写,则更有一番韵味。如《卫风 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几句对庄姜肖像的描写向来深受历代诗论家的好评,后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更是将这位美人写活了。可是这位既美且贵的庄姜,诗人却冠之于“硕”,即身材的高大健壮。贵为国君之妃的庄姜尚且如此,这说明高大健壮是这一时期人们对女性美的要求。《诗经》中的女性美既不是男性的高大威猛,也不是杨玉环的体胖无力、丰肉微骨,而是高大健壮的美,是一种独具女性魅力的健康美。她既有别于古代的女性美,也不同于当代的女性美,但却折射出周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 ③周民族有高度发展的农业文明,女性在社会发展中从事着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并在社会生产劳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既要祭祀、采摘,又要制衣。在《诗经》那个年代,祭祀主要是男子的事情,女子只是摆摆贡品,参与其事罢了。采摘则是女性最主要的劳动,她们采摘的东西很多,有荇菜、卷耳、蕨、繁、蘋、萧、艾、桑、葛等,这些有的是食用的野菜,有的用于祭祀,有的用来养蚕。制衣在《诗经》中屡见不鲜,她们大多是为贵族制作嫁衣裳。在这个时期,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是很难担当如此重任的。因此,只有高大健壮的女性才能从事这种体力劳动。 ④周民族人口稀少,诸侯间经常发生争夺人口和土地的不义之战,这进一步加剧了人口数量的锐减。孳生人丁就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愿望,因为当时人口的多寡决定国家的强盛与否,而女性的生育能力当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女性的高大健壮就成为人们对女性审美的要求。 ⑤服饰是一个人外在形象的最重要方面,它不仅可以显示人的性格,而且能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诗经》中的男性服饰是非常艳丽的,像“绿兮衣兮,绿衣黄里”(《邶风 绿衣》)、“大车槛槛,毳衣如菼”(《王风 大车》)、“我觏之子,衮衣绣裳”(《豳风 九罭》)、“公孙硕肤,赤舄几几”(《豳风 狼跋》)。而女性服饰以素淡为主,李炳海在《<诗经>女性的色彩描写》一文中论述甚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对女性的描写往往失于浮艳轻靡。词句多是软媚绮丽,色彩离不开红香翠软,从梁陈的宫体诗到唐末五代花间派词,走的都是这条路子。但是《诗经》却是另一种情况,人们在刻画女性形象时,不是浓墨重彩,而是素描淡抹,与此相应,女性作为主要角色出现时不是披红戴绿,流金溢彩,而是素淡典雅,清秀端庄,她们的服色以素色为本。”女子着素淡的服饰,这是周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因为汉代以后的文学中,女性服饰是非常华丽的。像采桑女子秦罗敷:“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陌上桑》)工具之精美,发式之新奇,衣着之雅致,贵夫人不过尔尔。 ⑥但这并不是说《诗经》中的女性并不是不懂得服饰对自身的重要,而是由于当时的文化所致。《后汉书》云:“上古穴居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