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考前冲刺押题预测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共20小题) 1.(2024秋 浦东新区校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社会舆论的极化:挑战与回应 泮伟江 ①阿波罗登月计划骗局说近期在社会中广泛流传,拥有众多坚定的追随者,让许多专业人士感到不解。其实,移动互联网兴盛以来的这些年,中国社会舆论的分裂与极化已非常普遍。但应该追问的是:这些现象何以可能? ②当前比较主流的一种观点认为,这体现了全民上网时代的信息茧房困境。数字媒体的便利和发达一方面为每个人都提供了更多元的信息渠道和更丰富的信息内容;另一方面,由于算法推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只接受自己偏好的信息,屏蔽自己厌恶的信息,并且不再接触陌生和新鲜的信息。如此循环反复,最终形成了个人信息的茧房。个人的偏见和价值观被不断强化,因此对其他意见的宽容度也不断降低,最终导致互联网舆论的极化。 ③但是,考察一下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情况就会发现,在电视普及之前,一个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农民,没有电视,不看报纸,信息来源单一,信息内容简单具体,用信息茧房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但我们很难在传统乡土社会中看到当前互联网上如此这般的舆情分裂与对立。这说明,移动互联网时代舆论极化的原因并非信息茧房,而是另有原因。那就是中国社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变得抽象化和复杂化了,由此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导致了知识生产机制和知识形态的变化。 ④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任何一个人来说,他根据个人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各种具身化知识虽仍不可或缺,但这已不足以让他从容应对现代生活。相对于直觉性的具身知识,现代知识的特点是“智性化”“抽象化”和“间接化”。这些以二手经验形式表现出来的抽象知识,需要专门的训练才可以习得。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数外知识,要比少年闰土学习如何抓鱼枯燥和无聊得多。就像操作系统被预装进一台电脑里一样,这些知识被预装到这些幼小个体的头脑中。除了拿一个好成绩,他们很难体会这些知识的实际用处究竟是什么。 ⑤现代知识的抽象化和专殊化,既导致了现代知识难以被普罗大众的正常理性所轻易理解与消化,同时也导致了理性内部的分裂。一方面,由于现代知识是系统而整体的,而非零散和彼此孤立的,因此普罗大众只能在抽象的信和不信之间做出选择。这种抽象的信任只能被赋予整个现代社会系统,而非仅仅被赋予某些专家或者机构。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知识的专殊化,不同专业知识观察社会的图式是不同的,因而根据这些知识所观察到的现实世界也就是不一样的。理性和知识的分化,是现代世界的常态。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人只能依靠现代社会的大众媒介来获取和学习这些知识。 ⑥移动互联网阅读已经取代了纸媒阅读,变成了中国人获取资讯的主渠道。同时,在移动互联网阅读中,视频等数字媒介又超过了文字媒介,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在超大规模复杂的当代中国社会中,远程陌生人之间经由视频媒介的沟通,本质上仍然是远程陌生人之间的沟通。人们沟通的主题,仍然是现代社会中渗透着各种抽象复杂的现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道德、宗教等知识的现象。这些现象仍然无法通过个体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体的、熟悉的和默会的知识处理和解释。可以说,在现代世界中,任何一件熟悉的事物,一个耳熟能详的事件,背后都有着一整套抽象的、智性的和专殊的知识为基础。现代抽象社会的一个巨大后果,就是个人直接经验的丧失。这既是社会分工的后果,文字这种抽象媒介成为社会沟通的主要媒介,也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⑦1784年,康德提出启蒙就是“人类从自我导致的不成熟状态中觉醒”,实现这种觉醒的方式和途径则是“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性”。在他的设想中,人们只要能够摆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