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考前冲刺押题预测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共20小题) 1.(2025春 徐汇区校级月考)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相对主义主张真理、道德准则以及我们对事物的感觉都是相对的。 ②比如,老师和家长会教育孩子要好好做功课。但一些孩子就会问:我为什么要好好读功课?还有些更极端的例子:教育孩子不要违法犯罪,否则社会将不接纳你。他们却反驳说:我为什么要让社会接纳?你告诉他该如何生活,他就说你有你的活法,我有我的活法。这是很典型的一种相对主义的说法。产生相对主义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我们说人各有各的活法,就是一种反抗式的态度,而非进攻式的。 ③我们一旦说道德观是相对的,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我们应该如何界定这个界限呢?这条线要划在哪里?划到个人层面似乎是一个办法,但就算在个人层面,也不是一直只有一种价值观———年轻的时候有一种价值观,老了可能有另外一种价值观。如果沿着这条路线走下去根本就没有价值、道德这些概念了。 ④我们一般会用普遍主义来克服相对主义———即找到一个共性的东西。这实际上是用科学的方式来驳斥相对主义。比如,同样的天气,你觉得冷,我觉得热。那么科学就不管冷热,它去查查现在是多少度。从这个过程来看,科学把我们因为感觉和理解而产生差异的事物还原成不带有我们感觉和理解的事物,这样它就变成了一种无所谓相对性的存在。从结果来看,它找到了一个共同的东西,通过这种共同性来处理我们的世界。而这个共同的东西就是不依赖任何环境、任何条件被定义的共同者和普遍者。 ⑤但沿着这样的一种共同性———即科学的道路,我们是不是真的能够解决相对主义的困扰?比如说你有你的活法,我有我的活法,而这种东西我们能不能靠找到他们两者之间的共同性、共同点来解决,这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⑥在一个礼法社会里面,我们的任何行为都是连同着谁做的,什么情况下做的等等。我们只有在这个行为整体中,这个行为才能得到理解。而在一些法律条文中,我们把这个行为明明确确地隔离开来,跟谁做的、在什么条件下做的都无关。 ⑦你有你的活法,我有我的活法,我们想批驳这样的观点,我们就找到什么共同的人性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这不是一个共同性的问题,而是一个交流的问题,即它的特殊性、他的活法跟你的活法之间到底在什么程度上是可以互相交流的。 ⑧如果说这样的观点有什么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就是它的一种抗拒———它把自己的活法看作是一种封闭的、无法被穿透的东西,而这不是一个事实。问题恰恰在这,我们现在的问题并不是把一种特殊的活法中的共同性提取出来,我们只是要去松动这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使他们能够和其他的心灵、其他的生活方式发生一种交流。 ⑨我有我的活法,完全不意味着我看到别的活法的时候就一定无动于衷,我可能对我自己的活法深深地不满,非常想改变它,并且从别人那里学到东西,切实去改变它,而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生活的实际过程。 ⑩反过来说,当你向一个优秀的人学习,他也不见得方方面面都比你优秀,因此你向他学习也就不是要变成他。任何一种优良品质———慷慨、爱、慈悲,它都是体现在一个非常具体的人身上的,其实离开了这个具体的人你什么都学不到。 我们自己有自己的活法,向他人学习,并不是变成他人,而是让我们的这种活法变得更优秀、更丰富。 【注释】本文整理自陈嘉映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展主题为“漫谈相对主义”的讲座,有删改。 (1)在认真观摩了讲座之后,小未深受启发,计划围绕讲座的核心内容撰写一篇公众号推文,以下标题中最为贴切且吸引人的一项是( ) A.普遍主义?相对主义! B.活不出自己就对不起自己 C.解锁生活哲学:如何活出自我? D.最全的讲座分享就在这→ (2)下列对本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