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2435

【高考热点】2025年高考语文预测考前冲刺--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527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解析,默写,名句,名篇,冲刺
  • cover
高考语文考前冲刺押题预测 名篇名句默写 一.默写(共20小题) 1.(2025 浙江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节选》一诗中“   ,  ———两句,屈原非常自豪地自叙其高贵的族源出身,表明他对华夏文明的发自内心的认同。 (2)《桂枝香 金陵怀古》暗用前人诗句却浑然无迹,如“  ———一句化用了谢朓“澄江静如练”的诗句,“  ———一句化用了李白“二水中分白鹭洲”的诗句。 (3)古人写落叶,有时爱用“落木”这个意象,譬如“   ,  ———。 2.(2025 湖北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 过洞庭》中“   ,  ———两句,描绘诗人外在形象,表现了诗人平静豁达、超凡脱俗的气度。 (2)先贤在《礼运》中描绘的“大同”社会图景,到今天多已实现,比如人们诚信友善,老弱病残能得到社会关爱,这正如《礼运》所言“  ———和“  ———。 (3)登高,是一种极具文化内涵的现象。古人登上高处,或思乡怀亲,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或悲己之际遇,或忧国之艰难,如“   ,  ———。 3.(2025 未央区校级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人郑珍有“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的诗句,让人联想到王维《山居秋暝》中“   ,  ———也描绘了雨后深山的秋景。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抒写与琵琶女素昧平生却同病相怜的句子是“   ,  ———。 (3)《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   。” 4.(2025 海南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班会上,张老师引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  ———两句,告诫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既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也要经常反省自己。 (2)演奏《二泉映月》时,当如泣如诉的乐音暂时消歇,听众于无声中仿佛领略到更多的韵味。这种情境,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两句何其相似。 (3)张华创作写景散文,想引用视听结合的写景诗句,同桌告诉他,“   ,  ———两句就很好。 5.(2024秋 广东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有形象的描述:“   ,   。” (2)站在高耸的山峰下,遥望紧贴山壁的松树,我们不禁吟诵起《蜀道难》中的名句“   ,  ———。 (3)学绘画的李同学从杭州旅游回来,创作了一幅国画“杭州三秋图”,好友孟同学欣然提笔写上了“   ,  ———两句诗。 6.(2024秋 雨花区期末)用经典诗文名句完成填空。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与“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 (2)歌词“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其意境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   ,  ———两句颇为相似。 (3)杜甫的《登高》中“  ———一句,点出困苦催生白发;而“  ———一句,则表达了诗人欲借酒消愁而不能的痛苦之情。 (4)元杂剧《单刀会》中的“大江东去浪千叠”化用了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的“   ,  ———。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用“   ,  ———两句,表达了他坚持自我、不阿谀奉承的主张。 7.(2024秋 淮安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在感伤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之时,常常借用《赤壁赋》中客人“   ,  ———之语。 (2)李煜《虞美人》中“   ,  ———两句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 (3)古代诗人常借鸡犬之声抒发情感,如“   ,  ———。 8.(2024秋 昌平区期末)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字迹清晰。 (1)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