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014176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课件(共1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315125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张
古诗词
,
必修
,
选择性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课件网
) 江 城 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豪放不羁的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踌躇满志的苏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旷达自信的苏轼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豁达乐观的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印象中的苏轼 解读题目 江城子: 词牌名。 记梦: 梦见爱妻王氏,写下悼亡词。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请外调,在密州做地方官。这时他已经40岁了,二十年仕途奔波沉浮,妻子亡故已十年,但苏轼对亡妻依旧一往情深,这年正月二十日夜,苏轼梦见亡妻王氏,便写下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1055年,16岁的王弗嫁给了19岁的苏轼,二人婚后,王弗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7岁就去世了。 理解诗意 本词题为“记梦”,请你围绕“梦”概括本词的内容。 — 十年生死两茫茫,……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 ……短松冈。 记梦 梦前(怀念) 梦中(相逢) 梦醒(悲凉) 以写促读,走入梦境 梦中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请大家自由朗读梦境部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尝试着用散文化的语言来具体描绘作者梦中所见的情景。 “示例:梦中我轻而易举地飞回家乡四川眉州,回到以前与你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晨曦微露,你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而我此刻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你依旧明艳动人,而我却两鬓如霜,面容憔悴。我们有千言万语要向对方倾诉,但是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只有任凭泪水倾盈。 白描 语言质朴自然,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正是白描手法的魅力所在。 咬文嚼字,以声传情 重音作为“文学作品朗读”中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它 有助于加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重音找得准确,既可以使观 众准确地领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态度,又能使观众生动 形象地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咬文嚼字,以声传情 梦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直接抒情:倾诉了作者对亡妻十年来的深挚怀念和哀悼。为全文奠定下了伤感哀痛的感情基调。 “不思量,自难忘”———此情无计可消除” “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说不思量,即是思量。———相思太苦、旧情难忘。 咬文嚼字,以声传情 梦前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补充资料 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 ———苏轼 《亡妻王氏墓志铭》 梦境再美,终有梦醒时分。梦醒之后回到现实中,词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 品读结尾,激趣探究 梦醒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①对写。词人从梦中醒来,想象在千里之外的妻子一定会年复一年地因为思念自己而悲伤。语言平易质朴,将对亡妻的思念表达得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②以景结情。在明月的夜晚,长着矮松树的山冈上,有作者日夜思念的妻子。用凄凉的环境衬托悲凉的心情,暗示作者对亡妻的思念,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知识补充 对写法 “对写法” : 又叫“悬想法”“主客移位法”,是古典诗歌中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实写】,却说对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古诗词诵读 《李凭箜篌引》 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05-21)
《蜀道难》 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025-05-21)
10 《苏武传》 课件(共6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05-21)
古诗词诵读 《燕歌行(并序)》任务式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05-21)
《阿Q正传(节选)》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025-05-2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