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9926

15.2《答司马谏议书》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377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5.2,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15.2《答司马谏议书》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相如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野兽。相如因上疏谏曰:“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况乎涉丰草,骋丘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亦难矣!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涂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留意幸察。” (节选自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遣使诣西域立叶护可汗,未还,又令人多赍金帛,历诸国市马。魏征谏曰:“今发使以立可汗为名,可汗未定立,即诣诸国市马,彼必以为意在市马,不为专立可汗。可汗得立,则不甚怀恩;不得立,则生深怨。诸蕃闻之且不重中国但使彼国安宁则诸国之马不求自至。昔汉文帝有献千里马者,曰:‘吾吉行日三十,凶行日五十,鸾舆在前,属车在后,吾独乘千里马,将安之乎?’乃偿其道里所费而返之。又光武有献千里马及宝剑者,马以驾鼓车,剑以赐骑士。今陛下凡所施为,皆邈过三王之上,奈何至此欲为孝文、光武之下乎?又魏文帝求市西域大珠,苏则曰:‘若陛下惠及四海,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陛下纵不能慕汉文之高行,可不畏苏则之正言耶?”太宗遽令止之。 (节选自魏征《谏遣使市马疏》)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字母写在下面横线上。 诸蕃闻之A且不重B中国C但使彼国D安宁E则诸国之马不求F自至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对帝王的尊称,本义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B.涂,指道路,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的“涂”意思相同。 C.发,指派遣,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舜发于畎亩之中”的“发”意思相同。 D.遽,文中是“就”的意思,与成语“疾言遽色”中的“遽”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皇帝爱好驰骋射猎,司马相如跟随身旁,出于皇帝安全考虑,写了这篇奏疏。 B.材料一从逸材之兽和人之不意两个方面来写射猎的危险,劝谏皇上深察无形之危和隐微之祸,及早防备。 C.材料二中魏征认为太宗在可汗封立之前就到各国买马,会让西域各国认为太宗的目的并不是封立可汗。 D.材料二中唐太宗最终听从了魏征的劝谏,停止买马,并遍施恩惠,说明他善于纳谏,是位贤明的君主。 4.把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留意幸察。 (2)遣使诣西域立叶护可汗,未还,又令人多赍金帛,历诸国市马。 5.材料一、二同是“劝谏”,但劝谏方式不同,请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为治术而称施之;贷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雇市佣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 (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