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1965

专题02 物质的特性【考点串讲PPT】-2024-2025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

日期:2025-05-2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64028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考点,串讲,专题,七年级,教版,期末
  • cover
(课件网) 专题02 物质的特性 期末复习·考点串讲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目录 模块一 知识清单 模块二 易错归纳 模块三 方法模型 模块四 巩固提升 模块一 知识清单 模块一 知识清单 模块一 知识清单 模块二 易错归纳 易错1 误认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易错误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对于同一种物质,在确定的温度和状态下,密度是不变的,即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不能理解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模块二 易错归纳|错题加练 (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对于密度计算公式:ρ=,理解错误的是(  ) A.不同物质,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B.不同物质,当体积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C.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同种物质密度一定,其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C 模块二 易错归纳 易错2 误认为“白气”是水蒸气。 “白气”是眼睛能看到的,水蒸气是眼睛看不到的,所以“白气”往往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模块二 易错归纳|错题加练 (2024 瓯海区校级模拟)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列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的水蒸气蒸发形成的 B.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形成的 D.打开软木塞的热水瓶口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 模块二 易错归纳 易错3 误认为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不吸热。 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但因为处于固液共存态,所以温度保持不变,当固体全部转化为液体的时候,温度开始上升。 模块二 易错归纳|错题加练 (2024春 海曙区期中)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2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D.该物质熔化过程共持续了6min C 模块二 易错归纳 易错4 误认为液体只需要温度达到沸点就会沸腾。 液体沸腾需要两个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持续吸收热量。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发生改变。 模块二 易错归纳|错题加练 (2023春 海曙区校级期中)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蒸食物,要求是碗不能与锅底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时,碗里的水会 (  ) A.稍后沸腾 B.同时沸腾 C.温度总是低于锅内水的温度,因而不会沸腾 D.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D 模块二 易错归纳 易错5 误认为发光发热或者发生爆炸就是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大部分发光发热或发生爆炸都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但也要考虑一些特殊的,比如灯泡发光发热、汽车轮胎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模块二 易错归纳|错题加练 (2024秋 婺城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B.有明显现象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或沉淀 C 模块三 方法模型 模型1 使用天平的常见问题 题型特征:称量时误将被测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正常情况下,物体(质量为 m物 )放在天平左盘,砝码(质量为 m码 )放在天平右盘,且游码(质量为 m游 )是作为小砝码在使用的,所以有 m左 =m右 即 m物=m码 +m游;若物码错位放置,则等式为 m码 =m物 +m游 ,即被测物体的质量 m物=m码-m游。 方法1 物码错位问题 模块三 方法模型|技能演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