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2172

1.2 《离骚(节选)》课件(共4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244914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 屈 原 “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chánchǎn)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dá),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jiàn)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写作原因 关于《离骚》 节日PPT模板 http:///jieri/ 历史地位 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 《楚辞》与《离骚》 《楚辞》:西汉刘向辑录的战国时期楚国诗歌总集,是浪漫主义文学源头。书名 楚辞:指战国时以屈原为代表创作的带有浓厚楚地色彩的新诗体。诗体 《离骚》:《楚辞》中的名篇,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也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文学常识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沁园春 雪》 楚辞《离骚》 诗经《国风》 “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各领风骚:各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有作为。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 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开创诗风 写作背景 屈原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楚怀王死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就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苗裔(yì) 陬(zōu) 庚寅(gēng yín) 揆(kuí) 肇(zhào) 扈(hù) 纫(rèn) 汩(yù) 搴(qiān) 揽(lǎn) 骐骥(qí jì) 修姱(kuā) 谇(suì) 纕(xiāng) 诼(zhuó) 偭(miǎn) 忳(tún) 侘傺(chà chì)溘(kè) 鸷( zhì) 攘诟(gòu) 皋(gāo) 芰(jì)荷 字词正音 1.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 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 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 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 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自读诗歌,感受特征 2.充满着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地道的楚地方言 自读诗歌,感受特征 《楚辞》(骚体诗)文体风貌 小结 ①.句式:灵活自由,参差错落,较多部分采用六言,亦掺杂四言、五言、七言等形式。 ②.语言:大量采用楚国民间的口语和方言;大量使用虚字作语气助词,如“兮”;词采缤纷华美。 ③.结构:较《诗经》来说,篇幅加长,加强铺陈叙事成分以尽情抒情。 ④.创作方法: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⑤.风格:充满个人的情志与幻想,风格浪漫而神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是屈原的代表作。 《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创作、独立完成的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篇抒情诗。 全诗373句, 2464字,用第一人称和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塑造了一个高大的神话式的艺术形象。 可分为三部分: 1.叙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