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2177

11 《种树郭橐驼传》 课件(共1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36149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作者简介 柳宗元 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 政治上:“永贞革新”———以王叔文为首的官僚士大夫为打击宦官势力而进行的斗争,历时146天以失败告终。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相继都被贬为各州司马,史称“八司马事件”。805年,柳宗元被一贬再贬,先被贬为邵州刺史,后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 815年,柳宗元离开永州,生活在永州的10年中,柳宗元在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进行钻研,并游历永州山水,结交当地士子和闲人,他写下《永州八记》(《柳河东全集》的540多篇诗文中有317篇创作于永州)。 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柳宗元回到了长安。在长安,柳宗元没有受到重用,被改贬为柳州刺史。年仅47岁死于柳州任上。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在政治上属于对立的派别,但共同提倡“古文运动”,维持了良好的个人关系。柳宗元死后,韩愈写了著名的《祭柳子厚文》和《柳子厚墓志铭》。合称“韩柳”。 作者简介 在古文运动中,韩柳见解相同,侧重点不同: 注重反映社会问题,参与社会改革,以改造社会为己任。 文风清峻峭拔,擅长寓言和小品文 。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 文风沉稳厚重,提倡“文道合一”“气盛言宜”。 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 作品简介 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并作了序。 《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 散文代表作 山水游记 传记式散文 说理式散文 寓言式散文 《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潭记》等) 《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 《黔之驴》《永某氏之鼠》 写作背景 在天宝十四载(755)爆发了安史之乱,成为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此后,虽出现过“永贞改革”、“元和中兴”、“会昌中兴”,但不过昙花一现,作为中晚唐政治痼疾的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相争(后演变为宦官、朝官之争,宦官、 藩镇之争)却愈演愈烈,民不聊生。 而且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严重 “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立足之居”。苛捐杂税繁重,“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针对当时这种官吏烦政扰民现象,作者巧妙地借郭橐驼有关种树的议论进行指斥,想要启发上层统治者要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的正常发展。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解 题 主人公形象特征及名号由来 主人公的职业及技术特长 文体 名为“传”, 兼有寓言性质 橐驼,指骆驼。这里指人驼背。 tuó 文体知识 传:文体的一种,即人物传记。但本文并非是一般的人物传记,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此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文体知识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杂记文的一种。 “寓”是寄托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或比喻拟人来说明某个道理,它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大都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把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初读课文 通读全文,明确读音,整体感知,试简要概括各段内容。 读 病偻lǚ 佝偻gōu lóu 移徙xǐ 早实以蕃fán 木寿且孳zī 莳shì 长zhǎng人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