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219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31194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黑龙江省,语文,答案,PDF,试题,期中
  • cover
哈三中2024一2025学年度 下学期高二学年期中考试 语女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 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 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青年是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群体,青年的思想动态也直接映射出社会的前沿思潮。 从改革之初的迷茫,到满怀对高物质生活、高社会地位的向往和奋力拼搏的精神,再 到对职场的厌倦、对竞争的排斥,到今天寻找化解时代困境的途径,追求世俗眼光之外的 人生价值,这一过程展示出青年正走向创新与变革,也从单纯的抱怨走向了对文明的传承 和发展,进一步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从表面上看,这是青年在面对激烈社会变迁时的应 对策略;更深层次地分析,这些变化展现了中国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 青年集体情绪的形成与其面临的社会挑战有直接联系。虽然在一些时期内,青年的集 体情绪中出现了“躺平”“佛系”等逃避心理,还出现了精神内耗的加重、“脱不下孔乙己 的长衫”等不良现象。但纵观整个发展历程,青年对时代的挑战并没有采取消极颓废的行 为实践。其实,“佛系”与“躺平”更多是一种自我嘲讽和心理安慰,通过口头的摆烂来缓 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精神内耗”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年在应对社会压力、寻求自我 实现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突破困境限制的坚韧品质。当今的青年正在尝试平衡物质满足 与精神满足:既希望实现物质生活的提升,也很看重个人实现、事业和理想。 高二语文 第1页 共10页 “集体情绪”是社会情绪的一种形式,是指同一世代的社会群体经历了相同的历史事 件、社会结构、政策引导后,形成共同的、持续的、有价值导向的社会心理反应,尤其是 对个人发展、目标追求、人生价值的情绪表达。它与群体情绪的不同之处在于:群体情绪 是具有同质性或存在于同一时空环境下的群体,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或历史事件,在瞬时间 爆发出的群体心理冲动,在一个时间段内可能会因不同事件形成多个群体情绪;集体情绪 则是一个世代群体的整体心理动态,能够维持较长时间,对孤立社会事件的敏感性更弱。 (摘编自陆士桢、蔡康鑫《改革开放以来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与政策因应一一从寻求 物质满足到精神满足的平衡》) 材料二: “精神内耗”不能简单地跟抑郁、焦虑画等号,但可以说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精神 内耗”状态没有及时觉察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就很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许多学者都以“疾风暴雨期”来比喻青春期,步入青春期之后,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 的高涨,其内在世界也开始丰富起来,容易产生自我冲突和矛盾心理。许多青少年对周围 的一切事情都非常敏感,对师长的言论有自己的判断,对各类社会现象有自己的思考。但 这也带来了新问题:他们的一些想法未必符合实际,“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自现 实的打击会让部分青少年看清自己想法的幼稚性,但也有可能让他们更执着于自己的想法, 结果在一次次与现实的碰撞中,灰头土脸地败下阵来,从而陷入自我怀疑,步入精神内耗 的循环。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其著作《自卑与超越》中写道:“内耗体质的人,无法分清自己 的事和别人的事。”一个人如果分不清这些,就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把别人的期待当 成自己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