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高二年级5月质量检测 中国诗人何以在爱情中只能见到爱情,在自然中只能见到自然,而不能有深一层的激悟呢? 这就不能不归咎于哲学思想的平易和宗救情操的谈尊了。诗虽不是讨论哲学和宣传宗教的工 头,但是它的后面如果没有宗教和哲学,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界。诗好比一株花,哲学和宗教好 比土壤,土堆不肥沃,根就不能深,花就不能茂。西方诗比中国诗深广,就因为它有较深广的哲 语 文 学和宗教在培养它的根干。没有柏拉图和斯宾诺莎就没有歌德、华兹华斯和雪菜诸人所表现的 双趣主义和泛神主义没有宗教就没有希腊的悲刷、但丁的《神曲》和弥尔顿的《失乐图》。中国 诗在荒瘦的土壤中居然现出奇花异彩,因然是一种可惊喜的成缭,但是比校西方诗,终嫌美中不 足。我爱中国诗,我觉得在神韵微妙、格调高雅方面往往非西方诗所能及,但是说到深广伟大, 考生注意: 我终无法为它护短。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绅。 (滴编自朱光潜《诗论》)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材料二: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速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題卡上对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本是长期五相隔绝并拉立发展的两种异质文化,它们之间存在箭差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异,但并无高低之分。中华先民具有独特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他们不需要经过宗教的繁复 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仪式便能把平凡、平微的现实人生进行升华,使之进入崇高、美丽的境界:他们不需要经过形而 4,本卷命题范图:选择性必修中后古诗词诵读、选择性必修下册。 上学的繁复思考便能领悟人生的真沛。中华文明历经的效千年发展过程已经证实了这种可能 性。海德格尔认为必须扫除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的整部形而上学史的迷雾,才能褐示存在的真正 一、阅读(70分) 本质。这样说来,从源初开始便很少受到宗数神学和形而上学思考的双重遮核,未必不是中华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民族在领悟人生真谛时的独特优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那么,中华先民们究竞是如何受人生、领悟人生真谛的呢?让我们以森秋战国时代最重 材料一: 要的两位思想家孔子、庄子为例。孔子在政治活动彻底失败后,又以韦编三绝的精神从事学术 诗的情趣随时随地而异,各民族各时代的诗都各有其特色。我们姑且拿中国诗和西方诗来 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了“发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正是这种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使 说,它们在情施上就有许多有趣的同点和并点, 他对生命惑到充实、自信,从而在对真与善的追求中获得了审美的偷悦惑,并升华进入诗的境 的 西方关于人伦的诗大半以恋爱为中心。中国诗言爱情的虽然很多,但是没有让爱情把其他 界。庄子虽是以液漫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他所追求的是超超现实环境的绝对自由,但在追求人 人伦抹熬。朋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思谊在西方诗中不甚重委要,而在中国诗中则几乎与爱情占同等 生的精神境界而鄙薄物质享受这一点上则与儒家殊途同归。 的位置。把屈原、杜甫、陆游诸人的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感拿去,其诗歌的精华便已剥丧大半。中 那么,为什么中华文化得天独厚地其备追求诗意人生的内在可能性呢?换句话说,为什么 国古代叙人伦的诗,通盘计算,关于友朋交谊的比关于男女恋爱的还要多,在许多诗人的诗集 中坐文化能成为抒情诗蓝壮生长的丰沃上壤呢?我们不妨以西方文化作为参照物来作一些考 中,赠答酬唱的作品,往往占其大半。苏李,建安七子,拳杜,韩孟,苏黄,纳兰成德与顾贞规诸人 察。柏拉图是古希腊最为权威的思想家,至少在15世纪以前,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