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密★启用前 2025届高考考前最后一卷(新课标卷) 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o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岸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O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装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製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日前,《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 重家救,注重家风》。文章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 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订 家庭之所以具有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根本上是因为“天下之本在家”。历史和 现实告诉人们,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作为生活 依托,家庭是一个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寓所,也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对于一个人来说,家不仅 杀 承载着生养家庭成员的基本责任,而且发挥着物质支撑与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作为社会细胞, 家庭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正所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孟 子所说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儒家经典《大学》所讲的“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 后天下平”,表达的思想都是要重视家庭之于社会、国家、民族的基础作用。作为文明载休, 家庭发挥着良好道德风尚的教育、引导作用。良好的家庭数育不仅能传递美好的道德观念,引 导和促使家庭成员健康成长,而且能培育和传承美德,弘扬正气。 O 家教的第一主体是家长。人们常说,“养不教,父之过”。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 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作为家长,应该把尊老爱幼、勒俭持家、知书达礼等美好 北 新课标卷F语文第1页(共10页) 的道德观念传递给子女,推动他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提 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好,就 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良好的家风是指引家庭发挥“不 可替代”作用的“指挥棒”。 家风建设既要注重内容也要注重形式。在内容上,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题,弘 扬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公益的理念。在形式上,要充分 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公益广告等形式,充分发挥短视频、网络综艺等传播快、流量大的 优势,把弘扬正能量的家风广泛传递出去,并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摘编自高飞《发挥家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 在家庭、家教、家风正在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的同时,当社会对“内卷”“空心化”的忧 虑日益加深时,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将目光投向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试图在传统与现 代的碰撞中寻找育人突围的路径。 家庭不仅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也正在成为被重新重视的“救育 基石”。在采访中经常发现,家校协同程度高的学校,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更高:乐于参加家 长互助、家长会,学习家教知识的家庭,亲子冲突的发生率更低。这些微观层面的实践,也许 正印证着一个宏观判断:家庭,正在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变量。 这种认知转变的背后,是教育发展逻辑的深层演进。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 的比例已经达到4%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7%,硬件设施的“补短板”基本完成。但 “后普及时代”的教育焦虑并未缓解一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