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高考二轮专题文言文文本阅读通关练7:精做简答题 (原卷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天工开物序 明·宋应星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益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世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釜鬻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画工好图鬼魅而恶犬马。 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且夫王孙帝子,生长深宫,御厨玉粒正香,而欲观耒耜;尚宫锦衣方剪,而想象机丝。当斯时也,披图一观,如获重宝矣! 年来著书一种,名曰《天工开物卷》。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吾友涂伯聚先生,诚意动天,心灵格物,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长可取,必勤勤恳恳而契合焉。昨岁《画音归正》,繇先生而授梓;兹有后命,复取此卷而继起为之,其亦夙缘之所召哉!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观象》《乐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 材料二: 乃粒 宋子曰:上古神农氏若存若亡,然味其徽号两言,至今存矣。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不然,神农去陶唐,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岂有隐焉?而纷纷嘉种,必待后稷详明,其故何也? 纨裤之子,以赭衣视笠蓑;经生之家,以农夫为诟詈。晨炊晚饷,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 夫先农而系之以神,岂人力之所为哉? 凡谷无定名。百谷,指成数言。五谷,则麻、菽、麦、稷、黍,独遗稻者,以著书圣贤起自西北也。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来、牟、黍、稷居什三。麻、菽二者,功用已全入蔬、饵、膏、馔之中,而犹系之谷者,从其朔也。 (节选自《天工开物·上篇第一章乃粒》) 1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无标点符号,下列对其标点和断句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枣梨之花未赏”中“花未赏”是“枣梨”的谓语,应合为一句。 B. “楚萍”和“莒鼎”两词均是特指,因此两个词都应该加上引号。 C. “好”体现画师水平高,“图鬼魅而恶犬马”是对比,应合为一句。 D. 该部分运用了举例子,连叙三例,增强语势,所以应该分别断开。 1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幸,幸亏,幸而。与《鸿门宴》“故幸来告良”中的“幸”意思相同。 B. 诚,真实。与《谏太宗十思疏》“诚能见可欲”中的“诚”意思不同。 C. 嘉,美,好。与《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中的“嘉”意思不相同。 D. 以,介词,表原因。与《短歌行》“何以解忧”中的“以”用法不同。 1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要了解世上的万物,一般都要通过别人的讲述或自己亲眼见到才能实现,而《天工开物》则为人们了解事物开辟了新的途径。 B. 作者指出本书是以“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次序编写,且本书讨论的尽是与功名进取毫无关系的事物,透露出作者对科举制度的不满。 C. 《天工开物卷》原有《观象》《乐律》二卷,作者后来觉得这两卷学问太深奥,自己研究也不够深入,于是毅然将这两卷书稿删掉了。 D. “乃粒”代指粮食,作者把《乃粒》放在全书第一卷,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并且对“以赭衣视笠蓑”的行为持批评态度。 1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 然味其徽号两言,至今存矣。 用自己的话谈一谈《天工开物》成书过程中,作者克服了哪些困难?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0~14题。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