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4275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树和喜鹊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94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喜鹊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 《树和喜鹊》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本课语言优美,因此教学重点应该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因此,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 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有了较强的识字能力和朗读基础,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仍处于启蒙阶段。他们的注意力以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由于孩子的年龄偏小,词汇的积累量不是很多,对于词语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所以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 学习目标确定 文化自信:体会汉语的韵味,乐于朗读美文。 语言运用:积累意思相对的词语和AABB结构的词语,培养语言的节奏感。 思维能力:能够结合上下文的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审美创造:体会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 学习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了解“招呼、安安静静”等词语意思。(重) (2)积累“安安静静、叽叽喳喳”等意思相对的词语和AABB式词语。(重) (3)在朗读中体会朋友带来的快乐。(难) 学习评价设计 教学时教师要将教师评价和互相评价、自我评价恰当有机的用于整个教学过程。采取引导式评价、嵌入式评价等多种方式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和引导。在写字环节中可根据学生的读音是否标准、书写是否规范美观等让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点拨。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语言表达、知识获得等方面就语言表达是否精准、对词语理解是否到位等及时进行评价,不断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具有广度和深度,让评价看得见、摸得着。教师要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反映给出肯定的鼓励或者针对该生漏洞进行正向激励、补充引导、拓展延伸的评价,让积极正面的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催化剂,使得教、学、评有机融合。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1学生活动1环节一:朗读课文,感受快乐教师活动1 学生自由朗读第5、6自然段,想一想,有了邻居的树和喜鹊怎么样?(教师提示读准多音字“乐、觉”。学生活动1 学生小组合作有感情的朗读第5、6自然段,思考有了邻居的树和喜鹊是怎样的。预设:开心的唱歌、跳舞;举办晚会。活动意图说明: 锻炼学生合作能力,明确字音,根据课文展开想象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 环节二:体会喜鹊和树的快乐教师活动2 学生想象画面,了解“招呼、快乐”等词语的意思,读好句子。教师指导朗读例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词语。引导学生说一说喜鹊为什么快乐,加深快乐的感受。学生活动2 学生朗读句子,联系生活交流:你见到邻居是怎么打招呼的?喜鹊们是怎么打招呼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活动意图说明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的开展学习活动,运用朗读、讨论、展示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经历学习过程,内化学习所得。环节三:积累词语,完成课后练习教的活动3 教师出示课后练习2题前三列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发现了什么,说一说树和喜鹊为什么很快乐。说一说“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类似的词语。学的活动3 学生自主读课后2题的词语,体会树和喜鹊的快乐,积累“叽叽喳喳、安安静静”这种AABB式的词语。活动意图说明 将课后练习第二题词语的积累与第一题"想一想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很快乐"进行融合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的规律,帮助学生识记词语,提升词语积累的效果。在识记、积累的基础上,学生在表达"树和喜鹊为什么很快乐"时,能更好地适机运用词语。环节四:观察字形,书写练习教的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