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9045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32096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南省,模拟,图片,试题,语文,预测
  • cover
科目:语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 的封面上,并认真核对答题卡条形码上的姓名和相关信息。 2.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和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如下要求答题: (1)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 皮擦干净,不留痕迹。 (2)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 书写。 (3)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3.本试题卷共12页。如缺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否则后果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姓 名 准考证号 (本次考试不填) 祝你考试顺利! 河南省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什么是错觉,目前心理学有一个基本统一的解释,即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然 而,人类对世界客观事物的认识,一般分两个阶段,即感性阶段(包括感知阶段)和理性阶段,并 遵行这个顺序过程去认识事物。感知(感觉和知觉)是感性阶段认识过程的第一步。思维是理 性阶段的认识过程。感性阶段(知觉)存在错觉,理性阶段(思维)也同样存在错觉。所以,在整 个认识过程中,不正确的认识都可以造成或产生错觉。 心理学研究思维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思维过程。思雏错觉是在不正确的思维过程中形成的。 人类思维活动过程,表现在主体对客观事物在感知的基础上,运用表象或概念、判断、推理的形 式来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心理过程。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用表象 进行分析、综合、想象、概括的过程,是形象思维形式。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形式来反映客观事 物的运动规律,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是逻辑思维形式。判断、推理是思维的 基本形式。在思维过程中,概念的形式往往是通过一定的判断、推理过程,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概 念之间的联系、关系,而判断的获得通常需要通过推理。因而,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 较、抽象、概括中,不恰当或不正确地运用思维形式,思维的结果必然发生错误。只看事物的现 象,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或把事物的实质看偏、看错;对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且无意识,反以为是, 这就是思维错觉的实质。 思维错觉表现为定势错觉、假想错觉、形质错觉、记忆错觉等多种具体类型。定势错觉也可 以叫经验错觉,是由过去的经验认识影响或决定对另一同类或相似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错误。 【高三语文第1页(共12页)】 ·HEN·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