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9782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7987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2025届,高三
  • cover
2025届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高三第六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而新质生产力的内核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基于新质生产力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科技成果转化与新质生产力存在以下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原创性科技成果是指由现有理论或技术等衍生出的重大创新科技成果,是一个持续有效优化已有复杂解决方案的过程。颠覆性科技成果是指可以打破原有技术体系、影响行业发展趋势,能够催生新市场新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 (摘编自陈柏强、母璇等《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理及实践路径研究》) 材料二: 科技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根据美国技术成熟度理论,科技创新从基础原理的发现到产品规模化生产历经1~9级,其中第1~3级属于科学研究阶段,主要任务是探索性研究和原创性基础研究,产出成果以学术研究报告、论文等形式为主,第7~9级属于产业化阶段,解决的是生产要素的优化及科研成果商品化的问题,而通常是4级之后的成果开始具备实用性,也由此进入4~6级的科技成果转化环节。 从底层逻辑看,人类社会发展由“知识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三大系统构成。科技创新的三个阶段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系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作用。其中,科学研究阶段隶属于“知识系统”,主要功能是通过研究发现事物运行的内在规律、机理,以达到认识世界的目标;产业隶属于“经济系统”,主要目标和功能是改造世界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的底层逻辑是知识系统向经济系统转化的核心纽带,本质是科研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核心是解决创新链和产业链联结不畅的难题。知识系统不断产出科学发现、高质量的科研供给,经由转化阶段的平台、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撑,转化为可应用的市场产品,进而催生形成新的产业,推动经济系统持续壮大。同时,经济系统立足于市场导向和问题导向,提出关键核心技术需求,经由转化环节的“解读”,牵引科研立项,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了知识系统和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通道,形成科技创新闭环生态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由科研的不确定逐步走向确定的过程。科学原理通常来自成千上万次实验验证,且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早期科研活动本身并不会创造直接的经济价值,但其产生的影响却是普惠性的。因此科研一般被纳入纯公益范畴,多由国家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化阶段相关技术具有明确的应用市场和市场需求,但是由于转化涉及对客户、供应链等因素的考虑,所以复杂性较高,但相关技术一旦转化为产品,便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中的最直接受益方为企业,这属于完全的市场行为。 科技成果转化阶段介于科研与产业之间,是将确定的科学原理进一步工程化的活动,但未来产业应用和市场化方向还不明确,因此,科技成果转化拥有双重属性,属于半公益半市场的行为。这需要优化科研资本供给体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