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0603

山东省聊城市齐鲁名校教研共同体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18732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东省,扫描,试题,语文,联考,5月
  • cover
绝密★启用前 “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教研共同体” 2024一2025学年(下)高三年级考前质量检测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既然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及其干部,就发生一个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问题。而为要了解他们,熟 悉他们,为要在党政机关,在农村,在工厂,在八路军新四军里面,了解各种人,熟悉各种人,了解各种事情, 熟悉各种事情,就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 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对于这些,以前是一种什么情形呢?我说以前是不熟,不懂, 英雄无用武之地。什么是不熟?人不熟。文艺工作者同自己的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不熟,或者简直生疏 得很。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熟悉工人,不熟悉农民,不热悉士兵,也不熟悉他们的千部。什么是不懂?语言 不懂,就是说,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 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 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作大众化呢?就是我 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 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 群众不赏识。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账。 你要群众了解你,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炼。 (摘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者是社会和历史的主体,也是文艺的主体。人民首先因为是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 才能够成为全新的政治文化的主导力量。毛泽东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指出劳动即生产实践是人类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的主体即劳动人民在创造历史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劳动 不应也不再是其卑贱的标志,而应成为对其重新赋权的依据和标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独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