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第二章 期末备考 知识点一:走进微观世界 考点一、感受分子的存在 考点精要: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跟蔗糖一样,水、氧气等多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很小,小得看不见、摸不着,分子的直径通常以10 10米来度量,所以一个看似很小的物体中都包含大量的分子。如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 计)中就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 26kg。 典例1.1g水含有3.34×1022个水分子,1 g冰糖含有1.76×1021 个蔗糖分子,这些都说明物质是由大量_____构成的。流感病毒主要靠飞沫传播,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飞沫直径为1×10 6~5×10 6m ,由此可初步判断飞沫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 考点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考点精要: (一)实验一:水和酒精混合 ①实验现象: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②解释:水分子之间和酒精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当水和酒精混合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人对方分子的空隙中,所以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会减小。 (二)实验二:芝麻和黄豆混合 ①实验现象:芝麻和黄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 ②解释:黄豆与黄豆之间存在空隙,一部分芝麻钻到了黄豆之间的空隙中。 结论: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分子(或微粒)间的空隙大小不同,固体的最小,液体的次之,气体的最大。 本实验是模拟实验,芝麻和黄豆不是分子。。 典例2.(2024七上·诸暨期末)如图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一现象说明了 ;以下事实也能说明上述结论的是 。 A.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 B.对厚壁钢瓶内的油施加高压后,瓶内的油会从瓶壁渗出 考点三、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考点精要: (一)扩散现象 (1)现象探究:一瓶是(无色)空气,一瓶是二氧化氨(红棕色),用玻璃板隔开。 抽去玻璃板,使两个瓶口相互贴紧,将会看到没有颜色的那瓶气体变红了,两瓶气体的颜色最后变得均匀。这就是气体的扩散现象。将红墨水注人水中,一段时间后,水会变红,这是液体的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还能在固体中发生,如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起,5年后,将它们切开,发现它们互相渗入约1毫米深。 (2)概念: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人对方分子空隙中的现象叫做扩散。 (3)扩散现象表明: ①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 (二)扩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说明分子的运动越剧烈。因为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也叫做热运动。 典例3.(2023七上·浙江月考)两只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瓶口相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如图甲。装置的微观模型用图乙表示,其中“〇”代表构成空气的微粒,“●”代表二氧化氮分子。抽去玻璃板,紧贴瓶口。 (1)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2)通过建立“最终瓶中微粒分布的模型”对现象进行解释,请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画出。(作图解释,不需要文字解释) (3)此现象不能作为下列哪个结论的证据:____。 A.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 考点四、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 考点精要:(1)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物体内部)存在引力。 分子间相互引力像一只只无形的手,将分子与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各种固体和液体。不但物体内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两个物体接触面上的分子之间(不同物体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2)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