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予植物的情———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植物多样性单元作业设计 学科 生物 学段 初中 年级 七年级 参与形式 个人 团队 (请用√在□内勾选) 案例名称 “寄予植物的情———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植物多样性单元作业设计 对应课题或单元内容概况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水中的藻类植物》、第11章第1节《地面上的植物》,第14章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2节《生物检索表》 作业设计 一、课标要求: 大概念2 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1对生物进行科学的分类要以生物的特征为依据 2.1.1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2.1.2“种”是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 2.2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一级繁殖方式等,可以将生物分为不同的类群。 2.2.1藻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 2.2.2从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到种子植物,逐渐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植物的繁殖过程逐渐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2.4我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2.4.1我国拥有大熊猫、朱鹮、江豚、银杉、珙桐等珍稀动植物资源。 2.4.2课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户等多种方式保护生物资源;有关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是保护生物资源的基本遵循。 2.4.3外来物种入侵会与本地的物种竞争空间、营养等资源,进而威胁生态安全。 二、单元主题概述: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依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可将生物分成不同的类群。生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生物的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植物种类丰富,不同的植物在形态和结构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别,进而认识到植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同时,本主题的学习还有助于学生形成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单元作业设计目标 (1)说明植物的不同分类等级及其相互关系,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2)对于给定的一组植物,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3)分析不同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关注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影响,认同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4)主动宣传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植物多样性。 四、单元作业设计构架 1.单元作业设计流程 2.单元作业设计思维导图形式: 五、具体单元作业设计 单元前置作业: 1.查阅自然界中的植物种类,并例举出一些常见的植物,进行简单了解。(查阅性作业) 《水中的藻类植物》 【情景古诗引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来了,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 1.基础性作业 ※三班某一小组在校园里调查人工湖内的植物种类时,发现一种植物并将其归类于藻类,他们的理由最可能是() A .具有假根 B .生活在水中 C .具有叶绿体 D .没有根茎叶分化 【作业评价】2分 ※.海带是生活在海水中的大型藻类,素有“长寿菜”和“含碘冠军”的美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细胞膜控制碘进入海带细胞 B.海带依靠种子进行繁殖 C.海带依靠根系吸收水和无机盐 D.海带是单细胞藻类 【作业评价】2分 ※.为地球提供氧气量最大的植物类群是( ) A.苔藓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 【作业评价】2分 右图是水绵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在方括号中填序号,在横线上填文字) (1)填写图中序号所示结构的名称:① ,② ,③ ,④_ _,⑥_ 。 (2)水绵是一种 色呈 状的藻类植物。当天气暖和晴朗时,池塘和渠沟里的水绵常大团漂浮于水面,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在显微镜下观察水绵,细胞内清晰可见的一条带状结构是图中[ ] ,其作用是 . 2.实践作业 制作迷你池塘 (1)实验目的:培育藻类植物 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