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6601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15一分钟 教案(2课时)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1626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一年级,下册,一分钟,教案,2课时
  • cover
《一分钟》教案 教材解析 《一分钟》讲述了小学生元元“贪睡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事。全文共6个自然段,依次讲述了因为元元贪睡一分钟,于是在十字路口遇上了红灯;因为遇上了红灯,延误了时间,于是就赶不上汽车,最后只好走着去学校,结果上学迟到了二十分钟。课文渗透了让学生学习管理时间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钟、迟”等生字;会写“灯、车”等生字。 2.区分形近字“已、己”;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 4.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习管理时间。 教学重点 区分“已、己”两个形近字;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 教学难点 真正理解一分钟的重要性,懂得要珍惜时间。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置游戏,激趣导入 1.课前小游戏: 一分钟读课文。 一分钟击鼓传花。 一分钟的确很短,一眨眼就过去了,但通过这些小实验,我们深深体会到一分钟很重要。短短一分钟,小朋友们可以做很多事。今天,我们来学习鲁兵爷爷写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2.作者简介。 鲁兵(1924~2006),浙江金华人。首届韬奋奖获得者。 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既是编辑又是儿童文学作家。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理事、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幼儿读物研究会会长。曾任少年儿童-出卷网-编审。 主要作品 《音兵童话集》《唱的是山歌》《小猪奴尼》等。 视频播放 《一分钟》课文朗读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1.认读字词。 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 钟(zhōng) 迟(chí) 背(bēi) 灯(dēng) 等(gāng) 啊(ɑ) 决(jué) 定(dìng) 已(yǐ) 经(jīng) 位(wèi) 表(biǎo) 教师指名朗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2)玩摘苹果游戏。 2.认读词语。 多音字学习。 背:(bēi)背着、背包、背带 ;(bèi)后背、背景、背心。 例句: 妈妈在我的背(bēi)包里放了两件白色背(bèi)心。 词语对对碰 近义词:眼看———马上 后———懊悔 已经———已然 非常———特别 反义词:快———慢 ———停 前面———后面 一直———间断 词语解释。 【哈欠】困倦时嘴张开,深深吸气,然后呼出,是血液内二氧化碳增多,刺激脑部的呼吸中枢而引起的生理现象。 【迟到】到的比规定的时间晚。 【眼看】马上。 【一直】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 【决定】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 【非常】十分;极。 【后悔】事后懊悔。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灯、车、站、课、坐、老、师”。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预设: 灯:(1)火字旁的笔顺是:点、短撇、长撇、点。 (2)最后一笔竖钩的钩和左半部分的点相对。 车:(1)横向笔画平行,注意长短不一,间距适当。 (2)最后一笔是竖,居于竖中线。 站:(1)立字旁的提要写得短。 (2)右下的“口”要写得稍大一些。 课:(1)“果”要注意笔顺,最后写“木”。 (2)“木”的撇要穿插到言字旁的下面。 坐:(1)先写两个“人”,位于横中线上方,分列于竖中线两边。 (2)第六笔竖的起笔高于两个“人”的撇,最后一笔舒展。 老:(1)第三笔长横从横中线起笔,略向上斜。 (2)第四笔长撇从右上格斜穿田字格中心撇向左下格。 师:(1)第二笔是竖撇。 (2)第三笔是横,不要写成撇。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课后任务 1.把课文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