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8118

河北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1724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北省,2025届,高三下,三下,学期,模拟
  • cover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AI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迅速崛起与发展,“新型城市”概念也随之产生,如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以及目前的最新的数字孪生城市。 数字城市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以及空间信息技术,对城市中的人文信息、环境资源、地理信息等各类城市信息进行数字化表达,构建城市数字虚拟服务平台和信息数据库等。数字城市的实质是将现实城市进行数字化存储,主要用于指导城市的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智慧城市是由国际商业公司巨头IBM在2008年提出的新理念,并在2009年美国总统与工商业领袖举行的圆桌会议上正式提出,其是“智慧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城市中涉及的技术较为广泛和综合,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以及数字城市:物联网将城市连接互通,实时采集并传输城市信息到云端信息平台,云端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所接收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并根据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控制以及反馈;同时AI智能技术对各类数据进行规则分析和知识挖掘,形象化现实城市的运行情况,并可在各个领域形成特殊的应用场景,如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服务等。 “数字孪生城市”的概念最早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出,其概念的详细描述则是在2018年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上首次出现。数字孪生又称数字“双胞胎”,其中一“胎”是指真实世界中的物理实体,而另外一“胎”则是虚拟世界中映射的数字模型。如真实世界中的车辆驾驶模拟器与虚拟世界中的数字孪生驾驶器就是数字孪生关系。同理,城市数字孪生就是将实际世界中的一座城市在虚拟时间中使用数字模型表现出来。李德仁院士指出,数字孪生城市是将实际世界中的人、实物、各类事件以及城市的水、电、气、暖等生活要素进行相应数字化,结合建筑信息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模型构建数字化网络,在网络中构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虚拟城市”,两者之间可以交互与反馈,实现共融共生。 各类新型城市的发展是一个逐渐进阶的过程。李德仁院士高度总结了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孪生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数字城市是基础,智慧城市是中间过渡类型,而数字孪生城市是目标。 (摘编自孙飞龙、常屹冉《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研究》) 材料二: 数字孪生,是通过技术在虚拟的数字空间中将物理世界的人、物、事件等所有要素克隆出来,然后借助从克隆的虚拟孪生体中获得的仿真数据来服务于物理世界的实体运行,从而降低试错成本,并使实体运行更为准确、安全、高效。该项技术最早脱胎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有关“孪生体”飞行器研究的实验项目。21世纪初,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迈克尔·格里夫斯将其运用到数字领域,并正式提出“数字孪生体”的概念模型。此后,数字孪生从抽象的概念模型逐渐转变为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颠覆性技术,开始向一般工业领域拓展应用。 随着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数字孪生技术以其在模拟、预演、优化等领域的独特优势,被广泛引入城市治理技术升级和集成创新过程之中。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