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8625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衡立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25938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西省,月月,答案,PDF,试题,语文
    赣州市大余衡立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4月考 材料二: 甲骨文“美”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萌茅,而且是与“善”联系在一起的。此后的传 高二语文试卷 世文献《易经》《尚书》没有“美”字。《诗经》出现大量的“美”字,并且不再与“善”相关联,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而是由更高的价值词“好”来统摄。这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从道德意识中独立出来,标志着中国美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学意识的觉醒,这是中国美学思想的真正开端。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诗经》所有“美”字都形容人,表明中国美学思想一开始就不是艺术美学,而是“人的美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是人的觉醒,其内涵是人的情感的解放,尤其是男女爱情的自由表达。 材料一: 因此,《诗经》里的“美”字全部出现在《国风》中,这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首先出现在民众中,即 说起来诗也是不平等的,说诗不平等不是指诗有优劣之分,而是说同样好的诗或同样坏的诗却 并不是后儒解释的伦理政治思想。同时,《诗经》不仅开始具有诗歌艺术的诗学反思,而且开始具 有绝对不同的价值。也就是说诗除了内在的本值以外还有外在的附加值,这附加值往往还成了诗的 有诗歌艺术的美学反思,即是艺术美学思想的萌芽。 主要价值。附加的价值自然来自附加的意义,而附加的意义则来自两件事物:一是时间,一是阅读。 (摘编自黄玉顺《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一〈诗经)美学思想研究》) 时间和阅读常常是比原作者更重要的创作者。我们读《诗经》就深切地感到了这一点。今天放在我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们面前的《诗经》已同当年孔子面前的《诗经》不是一回事了。文字还是那些文字,但两千年的存 A. 诗具有不平等性,并非指诗有优劣之分,而是指不同的诗距离今天的时间、受阅读量不可能相等。 放已大大改变了这些文字的品质。 B.时间赋予诗以历史感和神秘感,增加了诗的魅力,但也使人们对诗的理解分歧会越来越大,最 时间首先就唤起了你的尊敬,远古的诗比当代的诗更能吸引你凝神关注,这就像是人们重视异 终无法统一。 乡情调而轻视本地风光,甚至与“远来和尚会念经”这些粗鄙的谚语也有几分理通之处,源于一种 C.两千年的存放改变了这些文字的品质。这种品质的改变,实际上是指读者对古诗的感知和体验 很难解释但又毋庸置疑的心理规律。比如说同样是说大话,身边侃爷的豪言壮语,你常常也不过就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改变。 是那么一听,但《卫风·河广》中说道:“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跤予望之”,这大话 D.文章提出了阅读《诗经》的两种不同视角:一是将其视为纯粹的文学作品,二是将其视为自我 你听着就有几分惊心动魄了。 审视的道德的载体。 长长的时间隧道放大了古人的声音,远古的神秘与隔膜甚至使当时人们的街谈巷语对今人来说 2. 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都带上点神衹的味道。人们对古代人的感觉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带着子孙对宗祖的敬畏,带着生不 A. 对于《诗经》这样的作品来说,其受阅读的广泛程度并不是最重要的,相较而言,它在阅读中 满百年的过客在无法克服的时间面前必有的自谦,另一方面也带着几分现代人的优越感。敬畏和自 所占据的地位更为关键。 谦使人们觉得古人深不可测,连举手投足都大有深意:而那种不能自禁的优越感则又使人们对古人 B.阅读不仅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还能让作品不断地生长和演变,使得作品拥有了更多 的短处心怀宽容,对古人的一颦一笑都感到惊喜。当然,时间为古诗增添魅力还由于古今语言的奇 的面貌和可能性。 妙差异。语言在时间的流逝中自然演变,古今的语言同中有异,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