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1690

9《说“木叶”》课件(共4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130215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 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素养目标 课程导入 木叶 树叶 落花 芳草 以上哪个词语更适合描述秋天的情景? 木叶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阅读《说‘木叶’》,看看作者如何解释这个美丽而又神秘的意象!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深入学习文学常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章 文 学 常 识 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10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年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为“清华三才子”。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 林庚 Autumn Autumn 写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诗坛呈现出萎靡不振的景象,专门发表诗歌的报刊、杂志寥寥无几。针对这种现状,林庚曾说:“当代诗歌的路子不对……诗歌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诗化的语言,精练的语言,需要从日常的生活语言中不断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言,又要超越生活语言。”他写的《说“木叶”》一文,正是通过对古代诗歌中“木”字的艺术特征的阐释,来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 文艺评论 Autumn 在文艺欣赏的基础上,在某些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对文艺创作、文艺思潮等文艺现象、文艺实践活动进行阐述和评判的文章。是评论者科学理性认识的体现。 评论对象可以是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绘画和影视等。 如何阅读文艺评论? ①明确观点,认清主张 ②理清思路,分析方法 ③探究特色,解读思想 ④精挑细选,勇于质疑 诗歌的意境: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 诗歌的意象: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 整 体 感 知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站在更高的视角看待问题,才能全面了解文章,不受细节干扰。 袅袅 niǎo 陆厥 jué 橘徕 jú lái 柳恽 yùn 沈佺期 quán 寒砧 zhēn 庾信 yǔ 涔阳 cén 万应锭 dìnɡ 言筌 quán 窸窣 xī sū 迢远 tiáo 字音字形 成语积累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一言难尽:一句话很难说完。形容事情曲折复杂,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尽,完。 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言筌,在言辞上留下的迹象。筌,捕鱼的竹器。 相去无几: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相去,互相之间存在距离;无几,没有多少。 Autumn 《说“木叶”》是一篇文化随笔,属于议论文中的杂文。“木叶”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是本文论题;说“木叶”就是对古诗中的“木叶”这一意象进行论说。 题目解说 Autumn “木叶”为诗人所钟爱。(现象) “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一层(1-3段) “木”被人喜欢的原因(特征及原因): (1)含落叶的因素(暗示性); (2)有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第二层(4-6段) “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总结) 第三层(7段) 理思路 探 究 文 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