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1713

8《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共5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2743328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ZHONG GUO JIAN ZHU DE TE ZHENG 梁 思 成 素 养 目 标 SU YANG MU BIAO 壹 贰 叁 了解作者,熟悉作者对于中国建筑的杰出贡献。 研读课文,掌握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梁思成对应县木塔的评价 新课导入 这一拆解应县木塔的视频,我们可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精妙之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建筑的特征》,感受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 新课导入 文学常识 第壹章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 192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后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 曾主持我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作品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专事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 作者介绍 梁启超,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父亲 林徽因,中国近现代建筑学家、文学家,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妻子 作者家属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1953 年,一些人主张扫除北京古建筑和古城墙。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城墙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面对这种严峻现实,梁思成痛心疾首,撰写了《中国建筑的特征》等文。 写作背景 科普说明文 定义:以介绍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而对某方面 的科学知识进行说明的文章。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 举例子、下定义、引用、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列数字、分类别、列图表、作诠释(解说)等 表达方式 以说明为主,但也使用描写、叙述、议论等手法 简明、确切、通俗、生动 说明对象 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如太空探测、环境保护、生物进化、人体生理、物质微观探索、植物转基因研究等)及社会科学方面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表达方式 说明对象 文体常识 表达方式 语言特点 整体感知 第贰章 辍学 抱厦 柁墩 额枋 戗兽 水榭 帷幕 垂脊 接榫 穹窿 墁地 檩 wéi jǐ sǔn qiónɡ màn lǐn chuò shà tuó fānɡ qiànɡ xiè ZHONG·SHI·WU·YAN 典范:强调其示范性,指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如:典范作品。 典型:强调其代表性,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如:这件事很典型。 雕刻:①在金属、象牙、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形象。如:精雕刻。②雕刻成的艺术作品。如:这套雕刻已散失不全。 雕琢:①雕刻(玉石)。如:这是用翡翠雕琢成的西瓜。②过分地修饰(文字)。如:文章语言朴素流畅,无雕琢之迹。 雕饰:①雕刻并装饰。如:精心雕饰。②雕刻的花纹、图形装饰。如:门上的雕饰已经残破。③指过分刻画修饰。如:她表演适度,不加雕饰。 ZHONG·SHI·WU·YAN 气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如:喜欢独自一人演奏的萧育凭借高超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