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4177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27609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测试,答案,PDF,试题,语文
    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语文试题 2025.5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曲水流觞”这种娱乐方式最早源于古老的上已节,上已节是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已日, 这一天,古人要举行“祓禊”仪式。祓禊就是通过洗濯身体,达到除去凶疾的一种祭祀仪式。 最开始的时候,人们会在蜿蜒曲折的溪流边沐浴以驱除不祥。到了汉时,三月上巳日,正式 确定为节。每逢该日,不论贵贱,不分男女,人们都去水边洗濯,成为约定俗成的礼式识。在 祓禊之后,便随意坐在弯曲的溪水边,在上流放置盛酒之杯(觞),任其漂流而下,酒杯漂 至谁面前停下,谁就要取来饮下,彼此相与为乐,故称“曲水流觞”。 到了魏晋至隋唐年间,“曲水流觞”进入到了繁盛时期。不同于魏晋以前,“曲水流觞” 是祓禊礼式在社会中的延续。这一时期内的“曲水流觞”更多地侧重于文化品味,将饮酒、 赋诗、游赏很好地融为一体。王義之等人虽也举行修禊祭祀仪式,但主要进行了“曲水流觞” 活动,突出了咏诗论文,饮酒赏景。正是因为兰亭集会的盛名,从此之后“曲水流觞”更多 地被认为是文人间聚会的赋诗活动,所以兰亭会是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聚会,是“曲水流觞” 开始浸染文人气质的最初形式,从此与诗酒文化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唐初,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曾率一群诗人在云门寺王子敝山亭主持了一次模仿王羲之兰 事雅集的修禊活动。并模仿《兰亭集序》写了一篇《修禊云门献之山亭序》。这一场聚会, 汇集了当时最头角峥嵘的风流才俊,大家意气风发地赋诗、畅饮、观景,好不快意。 可惜这种风雅的娱乐活动未能长盛不衰。唐朝过后,·“流觞曲水”便慢慢地被遗忘了, 因为长期被游牧民族压制,特别是南宋时期,聚会上,文人们更多的是感怀国家的命运、个 人的命运。宋朝的文人们更喜欢独饮,或仅邀集三五知交进行浅斟低唱」 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对文化和文人的禁锢,。“曲水流觞”活动更加式微,一般只限制 在亭子里举行,即“流杯亭”,更有甚者,只是在大石桌的桌面上刻上弯弯曲曲的小溪,一 头进水,一头出水,大家围坐在一起,模拟“曲水流觞”饮酒赋诗。 时至今日,再也没能见识到这种古老而有趣的娱乐方式,这无疑是传统文化的一大损失。 (摘编自《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流觞曲水,到底是什么?》) 材料二: “曲水流觞”的发展,其环境和形式,已经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最好的模板之一,从 园林美学的角度上探讨,“曲水流觞”具有深远意境之美,融揉自然之美,行为动作之美以 及构景之美等园林美学特征。 园林中“曲水流觞”的意境,直接的来源自是兰亭修禊的风流韵事,而再继续地深究, 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 .“到了魏晋时期,……而是侧重于文化品味了”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可知是“到 了魏晋至隋唐年间”不是“魏晋时期”;是“更多地侧重”而不是“侧重”。 2.D A.“‘曲水流觞’开始与诗酒文化产生联系”错误,由材料一第三段“所以兰亭会是一 个具有开创意义的聚会,是‘曲水流觞’开始浸染文人气质的最初形式,从此与诗酒文化有了 更紧密的联系”可知,兰亭会让“曲水流觞”与诗酒文化的联系更加紧密,并不是让二者产生 联系。B.“原因基本相同”错误,由材料一第五、六段可知,唐朝之后“曲水流觞”逐渐被遗 忘的原因是长期被游牧民族压制,明清时期“曲水流觞”活动更加式微的原因是统治者对文化 和文人的禁锢。C.“‘曲水流觞’活动已经永久失传了”错误,由材料一第七段“时至今日, 再也没能见识到这种古老而有趣的娱乐方式,这无疑是传统文化的一大损失”可知,原文并没 有说“曲水流觞”活动已永久失传。 3.A .司马光的诗表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