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4390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382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北省,三下,试题,语文,预测,模拟
  • cover
湖北省黄冈市育才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共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旨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明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的发展差异,进而立足具体实际制定合理的政策,推动多样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立足顶层设计,制定一套指导方法体系,提供方法遵循。根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指导方法体系的制定需要按照“调查研究→分类指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的思路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要摸清家底,明确发展的基础条件、存在的优势和短板,还要总结经验、研究规律、把握规律,做到尊重规律、利用规律。分类指导,就是要在把握总体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精细化管理、分类施策,一是要制定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发展的差异化支持政策;二是要按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进行分区域指导发展;三是要根据科技、人才、资本、数据等要素分布差异明确具体目标。先立后破,就是处理好新与旧、先进与落后、创新与传统的关系,坚持立字当头,不立不破,以立促破。 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市场空间、人才分布实际状况,探索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多样化典型模式,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支持算力、数据、智能科技资源等富集地区发展数字生产力;生态资源富饶地区发展绿色生产力;临海、临港、航天技术优势地区发展蓝色生产力;大型企业聚集、技术和资本等要素密集、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地区发展开放生产力;资源聚集不平衡但特色优势明显地区发展协作生产力。逐步形成反映地区资源差异和凸显资源优势,并以某种新质生产力为主导的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模式,在全国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新质生产力的格局。 把握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历史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区域生产力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不同地区的战略定位和功能定位。基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异以及地区内部差异制定发展战略。创新资源优势明显的发达地区,着重培育壮大一批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欠发达地区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力资本投资,形成以农业、轻工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体系,挖掘资源优势并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不断健全体制机制。一是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保护产权、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保障公平竞争、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二是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通过统筹教育、科技、人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促进创新发展。三是要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明确各区域角色定位,建立健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开放合作机制,制定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创造更加开放、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