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5051

2025年中考浙教版科学复习测试卷11--化学变化(含新课标的内容要求+答案+答题卷)

日期:2025-05-2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22554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年,含新课,答题,答案,要求,内容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新中考·复习测试卷11 【核心概念】 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内容要求】 2.3 物质变化的特征 ⑦了解物质变化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描述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过程,并存在能的转化;化学变化还会伴随沉淀、产生气体、颜色变化、发光、吸热或放热等现象。 ⑧认识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如燃烧的条件、催化剂的重要作用等, ⑨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⑩了解氧化反应及燃烧,知道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过程;具有安全意识,了解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知道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2.4 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用它解释常见的现象;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知道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及书写规则,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发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混合 B.成型 C.晾干 D.烧结 2.镁带燃烧过程中伴随的一些现象,其中能作为“镁带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镁带消失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 3.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吹灭蜡烛”灭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一定燃烧 C.图书、档案失火,通常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D.身上的衣物着火,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4.某同学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点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如图所示。下列能作为蜡烛燃烧发生了 化学变化的证据是( ) A.出现“蜡烛油” B.蜡烛变软 C.闻到了蜡烛油的气味 D.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5.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模型 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C.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 6.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 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7.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 ℃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 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8.在以下四个图示的反应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氧化反应 B.都是缓慢氧化 C.都生成了氧化物 D.都是氧气参加 9.伏打电堆于1800年问世,它利用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中的一个化学反应是 2Zn+O2+2H2O=2Zn(OH)2,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0.如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 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电烙铁开始工作,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逐渐变 黑,电子台秤读数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2 = CuO B.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 C.加热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保持不变 D.硬质玻璃管内物质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11.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 一氧化碳和水在120℃以下就能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种反应物均为氧化物 B.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C.金原子对水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 D.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12.潜艇供氧的一种反应原理为2X+2CO2 = 2Na2CO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