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5053

2025届高考考前冲刺语言文字运用——由“恢复疲劳”谈特殊语言现象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16807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届,特殊,PPT,36张,课件,现象
  • cover
(课件网) 语言文字运用 ———由“恢复疲劳”谈特殊语言现象 复习重点 1.通过具体试题,探究解题思路 2.观察并分析语言现象,掌握其中的规律 3.归纳总结特殊语言类型并掌握解题思路 真题再现 (2024新课本I卷)文中画波浪线的“恢复疲劳”,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如果质量不佳,睡眠时间再长也难以恢复疲劳。而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在固定时间起床,以调整身体节律;在睡眠前洗热水澡,以尽量放松身心。只有睡得够,睡得好,坚持不懈,才能从“感觉身心疲惫”成功转化成“感觉棒极了”。 【思路详解】 题干中提供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恢复疲劳”不合逻辑,另一种认为其可以使用。分析时,应综合考虑语言现象中逻辑与约定俗成之间的关系。 “恢复疲劳”这一说法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对“恢复”这一词语的含义和使用方法的理解。词典中关于“恢复”的释义是:使变成原来的样子。那么“恢复疲劳”就是“使变成原来疲劳的样子”,从这个角度理解,“恢复疲劳”的说法确实不合逻辑。 如果把“恢复”理解成使动用法“使恢复”,再加上省略的成分,“恢复疲劳”就是“使疲劳的状态变成原来不疲劳的状态”或“使疲劳的身体得到恢复”。也可以从约定俗成(习惯性表述,不造成歧义)、倒装(疲劳恢复)、省略(恢复精力、消除疲劳)等角度展开分析,只要言之有理,能支撑自己的观点即可。 参考答案: 示例1:可以使用。“恢复疲劳”可理解为使动用法,指使疲劳的身体得到恢复,强调通过睡眠等方式使疲劳的状态得到缓解,恢复到不疲劳的状态,从这个角度理解是可以使用的。 示例2:不合逻辑。“恢复”的意思是“使变成原来的样子”,用“恢复”修饰“疲劳”,表达的意思是“使变成原来疲劳的样子”,显然不符合逻辑。 特殊语言现象,常见的还有语句的反义配置、俗语的正反义表达、习非成是等。 题型一:语言中的肯否同义现象 下文中画波浪线的“差一点儿没”,有人说不合逻辑,应该改为“差一点儿”。你的看法是可以使用,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走下一道山岗,沿着一条鹅卵石的河道进山。潺潺的流水,一路奏乐作伴。路旁边,一会儿扑棱一声一只野鸡从草丛里飞起,那样近,仿佛伸手就可以捉住似的。可是太突然,等不到伸手,它已经咯咯咯地飞远了。一会儿又从哪里掠起一只野兔,也那样近,你差一点儿没踩到它。可是来不及注意,它又已经一蹦一跳,左弯右拐,拼命地跑得只剩下忽隐忽现的模糊踪影了。你的眼睛紧紧跟着那模糊的踪影,它会把你的视线带进一带郁郁苍苍的山窝。那山窝就是红石崖。 【解析】“差一点儿”和“差一点儿没”从形式上看,一个表示肯定,一个表示否定,形式不一样,但用在具体语境中意思是一样的,这种现象叫作“肯否同义”。 “差一点儿”和“差一点儿没”后都跟肯定句的情况下,如果是说话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说“差一点儿”或“差一点儿没”都是指事情接近实现而没有实现。比如“差一点儿踩着蛇”和“差一点儿没踩着蛇”都是指几乎踩着蛇但是没踩上。如果是说话人希望实现的事情,“差一点儿”是惋惜它未能实现,“差一点儿没”是庆幸它勉强实现了。如“差一点儿赶上了”是指没赶上,“差一点儿没赶上”是指赶上了。“差一点儿”后跟否定句时,也表示庆幸它勉强实现了,如“差一点儿赶不上”是指赶上了。 具体阐释其区别时,注意参照前后的文段。从该文段后面的“它又已经一蹦一跳,左弯右拐,拼命地跑得只剩下忽隐忽现的模糊踪影了”可知,应该是没有踩到野兔,与修改后的“差一点儿(踩到它)”表达的意思一致。 参考答案 在此文段中,“差一点儿没(踩到它)”实际表达的意思是没有踩到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