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51672

2025 浙江科学中考“突破关键题”专题小卷(十九)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含答案)

日期:2025-05-2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1650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十九,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种群,2025
  • cover
2025 浙江科学中考“突破关键题”专题小卷(十九)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建议用时: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的幼虫、蛹和成虫 ②舟山群岛的全部生物 ③莫干山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④天台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右图是某学习小组构建的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关系的模型图,图中有关箭头指向错误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 D.生物圈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过程中逐步消耗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少 C.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单向流动的 D.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5.右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对该食物网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农作物→昆虫→蜘蛛→青蛙→蛇 C.在“农作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若大量捕捉蛇,鼠的数量会先增多后减少 D.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成分外,还需加入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 6.右图所示是宁波著名风景胜地———东钱湖,它是浙江第一大天然淡水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湖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C.生活在该湖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D.只要有生活污水排入该湖中,就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的平衡 7.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生物种类 A B C D 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 0.045 0.024 0.003 0.145 0.009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 ) A. A→B→C→D→E B. D→A→B→C→E C. C→E→B→A→D D. E→D→C→B→A 8.在“草→鹿→狼”这条食物链中,狼被大量捕杀以后,下图中哪条曲线有可能代表鹿的个体数量变化 ( ) 9.下图①~④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关系。①表示能量金字塔,②表示各生物中有机物含量,③表示各生物中重金属富集量,④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间的关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图①表示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B. 图②表示的食物链为丙→乙→甲→丁 C. 图③表示的食物链为丙→甲→乙→丁 D. 图④中丁为生产者,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 10.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甲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B. 图甲中 A、B、C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C. 图甲中能量沿着食物链 A→B→C流动,其中图乙中的b对应的是图甲中的 A D. 若图乙中b数量大量减少,则最初一段时间内a数量增加,c数量减少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0分) 11.(10分)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碳吸收量 碳释放量 A B (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是 。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碳循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与之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 ;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碳主要是以 的形式流动。 (2)分析上表数据可知,表中 时期的陆地生态系统处于更稳定的状态,原因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