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浙江科学中考“突破关键题”专题小卷(十八) 生命活动的调节 (建议用时: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植物的反应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 ) A.含羞草被触碰后叶片合拢 B.番红花的花在温度降低时闭合 C、窗口的豆苗弯向窗户生长 D.捕蝇草捕捉昆虫 2.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弯曲生长情况。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 )丁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小到细胞,大到生态系统,从物理运动到化学变化,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例如,你在剧烈运动后就会汗流浃背,此时大量流汗主要是为了维持人体的 ( ) A. 体温平衡 B. 血糖平衡 C. 氧气平衡 D.水分平衡 4.人体中的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使人快速入睡。下图是人体分泌褪黑素的示意图,其中松果体属于反射弧中的 ( ) A.感受器 B. 传入神经 C. 神经中枢 D. 效应器 5.春天日照时间逐渐变长,大多数鸟类进入生殖季节,其机制是鸟类的视网膜感受日照时间变长的刺激,通过神经将信息传给效应器,效应器分泌激素,最终引起卵巢分泌性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日照时间的长短变化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B.鸟类的生殖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C.鸟类的生殖行为仅受到激素的调节 D.从视网膜感受刺激到效应器分泌激素的过程属于反射 6.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负责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疾病,患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当医生用小槌叩击患者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 ( A.有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B. 没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C.有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D.没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7.当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我们的手会立即缩回,这是一种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下图是完成缩手反射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为①,效应器为⑤ B.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③大脑 C.如果结构④受损,该反射活动仍能完成 D.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为⑤→④→③→②→① 8.下图表示3小时内小明同学血糖含量和胰岛素含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小明同学在进食前0.5小时内血糖含量低于90毫克/100毫升 B.进食后血糖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小肠吸收了葡萄糖 C.进食后胰岛素含量增加是由血糖含量升高引起的 D.第1.5小时以后血糖含量下降是由胰岛素含量减少引起的 9.人体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E和 F 散热 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E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 C.人体体温只依靠神经调节来完成 D.人生病体温处于上升阶段时,其产热小于散热 10.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下列过程中,正确的是 ( ) A.视觉形成:外界光线→角膜→视网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觉神经→大脑 B.空气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空气中的氧气→肺→肺循环→体循环→组织细胞 C. 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D.反射过程:外界刺激→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9分) 11.(6分)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当环境条件改变时,人体往往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以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与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居住在低海拔区域(如杭州)的人刚进入高海拔区域(如青藏高原),其呼吸频率将 ,以适应氧气稀薄的高原环境。 (2)人体从常温环境进入低温环境中时,皮肤血管的管腔将 ,以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3)从常温进入高温环境中时,人体会大量出汗,在未及时补充水分的情况下,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将 ,以利于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12.(8分)为迎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