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53492

【大单元·任务制】统编版语文五下第八单元第5课时 23 童年的发现 教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9540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第八,发现,年的,5课时,语文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课题:幽默语言我来品--《童年的发现》 内容分析:《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风趣幽默,贴近儿童,语言风趣,把我的童年的发现写得意趣盎然。文章讲述我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寻根究底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鼓励孩子们,要大胆求知,勇于探索。文中对九岁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有趣言行的调侃,充满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阅读中外作品的差异,体会表现幽默方式的异同。 语言运用: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理解文中较难的句子。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 审美创造: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体会外国文学作品的魅力。 重、难点: 重点: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难点:能结合具体事例“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子任务之二:幽默语言我来品 活动流程:活动一:寻找童年里的趣事 活动二:分析“发现”,体会趣味 活动三:分享“发现”,畅谈启示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寻找童年里的趣事 数字人AI带来课堂互动。 2.谈话导入 孩子们,课前你们搜集了关于他人故事的笑话,并把搜集到的笑话卡交给了小组搜集员,你们离“幽默大师”又近了一步。为了丰富笑话素材,我们还可以从自己的经历中寻找笑料,创编成笑话,那如何从自己生活中寻找笑料呢? 以《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是把“我”童年经历中有趣的发现,讲给大家听的。课前通过预学单的完成,大家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有了一些疑惑, 比如说“我”的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呢?那我们就带着疑惑一起走进课文去一一寻找答案吧! 3.出示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试着解决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4.交流“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再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我”对这个“发现”的看法。 教师小结: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经历就可能是我们创编笑话的来源,思维的火花要珍视。 观看视频,了解课堂活动。 让学生有意识边学边思考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哪些是有趣的笑料。 齐读课题。 学生带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问题。 学生质疑并回答问题。 活动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课文中的“我”就是把童年生活中的有趣发现,用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而我们的孩子们也正在经历美好的童年,让孩子从自己的童年经历里寻找有意思的瞬间 ,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活动二:分析“发现”,体会趣味 1.学生默读课文,“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1)提示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2)让学生试着用概括的话说一说“发现”的过程。 预设:“我”发现自己经常会在梦中飞行,小伙伴们也有这样的经历,于是就一起去问老师。得到解答后,“我”继续大胆想象,终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提示:如果学生概括有困难,或者不够简洁,教师可以先示范,再让学生模仿。如果学生概括有遗漏,教师要提示学生再读一读课文。 2.全班交流“发现”过程,提炼关键词。 预设:梦中飞行———求教老师———沉迷研究———想出眉目 全班交流“发现”过程,师生共同提炼关键词语,完成情节轴的下半部分。启发学生从中体会“我”的想象力、执着的探究精神以及语言的趣幽默。 3.朗读第3、4自然段,了解“我”发现的第一个阶段。 预设:朗读这两段话,归纳每一段的意思,连起来总结出引起“我”发现的缘由。 明确:“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